按照克而瑞发布的研究报告,目前被险资举牌的地产股总计54家,包括险资总持股比例高达53.1%的金地集团;其次要数万科A,险资总持股29.55%;第三为金融街,险资总持股27.52%。
就险资举牌地产股TOP5强来说,除了金地、万科与金融街之外,还有不为业内所熟知的天宸股份、华鑫股份,险资持股比例分别为15%和10%。
记者注意到,地产大蓝筹股之一的保利地产6月份完成定增方案,参与定增的就包括泰康人寿、珠江人寿,加上安邦人寿二级市场增持,合计持有保利地产近10%股权。
一般而言,股票投资收益主要就是资本利得与股票分红,通俗一点说,前者就是赚取价差,后者就是通过长期持有,获得上市公司派发的股票股利或现金股利收益。
就此而言,如果对险资投资地产股的收益排名,这个较为复杂且并不好排名。简化起见,从地产股角度来看,对于股票投资者来看,他们更看重ROE指标的变化。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入列的54家房企中,万科A以逾18%的ROE名列榜首;其次是格力地产,ROE为17.84%;第三为保利地产,ROE为17.03%,第四与第五分别为名不见经传的城投控股与珠江实业,ROE分别为15.89%、12.54%。被险资总持股9.25%的华侨城A,ROE为12.32%,名列第六。
在上述54家房企中,ROE指标排名倒数的如浙江广厦、天房发展、南国置业、广宇集团、卧龙地产等。
●比收购物业更划算的是间接入股
广发证券地产团队分析指出,险资举牌地产一是看好其拥有优质土地储备等资产,二是这些地产股PB(市净率)相对偏低,相对于收购大宗物业,间接入股更划算一些。
记者注意到,当前像万科A的PB为1.96倍,金融街PB为1.2倍,保利地产PB为1.47倍,金地集团PB为1.29倍。
相对于其他行业,2014年及2015年下半年时,A股市场地产股的PB更低,甚至个别地产股PB遭遇“破净”,也就是低于1.
上述典型时期,虽然各大房企尤其如万科、保利与金地等一线标杆房企的销售业绩逆市增长,但其市场估值却被严重低估,股价低迷。
与A股地产股的估值相比,港股市场内房股的市场估值表现更惨,“破净”一度成为常态。
当前,虽然内房股的估值有一定的修复,但个别内房股仍处于“破净”状态。截至8月2日收盘,港股市场远洋地产每股报收3.23港元,下跌2.71%,当天PB仅为0.46倍,而碧桂园每股报收3.16港元,下跌1.56%,当天PB也仅有0.9倍。
去年底,远洋地产曾被安邦保险系豪掷巨资强势举牌,持股比例几乎逼近30%的监管红线,一举跃升为该房企的大股东,中国人寿暂居二股东。而去年5月份,中国平安战略入股碧桂园,成为其二股东。
房企业绩高增长,为何被低估且成了险资狩猎的重点对象?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2014年全国楼市已进入下半场,典型特征就是买方市场下的产品供大于求,结构性失衡突出,按照兰德咨询的研究,房企平均净利润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持续下降,2014年已跌破10%红线。
东方证券一份研报表述说,当前楼市周期预示着地产股成长性走弱,市盈率自然偏低。就险资资金属性而言,高成长性的创业板等股票投资风险过大。
房地产金融专家朱万芬表示,与银行等资金相比,险资的优势在于资金成本低,投资企业或项目时第一会考虑投资企业的安全性,第二是投资资金是否安全。
●从NAV估值发现地产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