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美股收高,道指上涨0.23%,纳指上涨0.43%,标普上涨0.31%。纽约原油期货上涨1.32美元,涨幅3.3%,收于每桶40.83美元;纽约黄金期货下跌7.9美元,跌幅0.6%,报每盎司1364.7美元。
中金所回应松绑股指期货报道,称不清楚方案;央行表示下半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
金固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审核通过,股价涨停,带动无人驾驶概念股上涨,中原内配涨逾5%。
今日上证综指开盘2976.41点,低开2.05点,股指震荡走低,创业板翻红,截至10:30,沪指报2967.44点,下跌10.17点,跌幅0.37%,成交654.9亿元;深成指报10266.37点,下跌15.82点,跌幅0.16%,成交1013亿。
盘面上,两市跌多涨少,采掘、公交、铁矿石、石墨烯、无人驾驶等板块涨幅居前,黄金、机场航运、深圳国资改革、钛白粉等板块下跌。宝泰隆、三诺生物、嘉凯城、海波重科、长亮科技、吉宏股份、超讯通信、丰元股份、科大国创、博思软件、金固股份、三祥新材、潜能恒信、国药股份、华锋股份、江苏银行等29只股票涨停,没有个股跌停。
市场人士分析,早盘两市低开,股指震荡走低,技术上,沪指短线维持30-60日线震荡,关注5日线得失;创业板超跌严重,若能突破5日线2110点,将有望扩大反弹空间。
A股两个利好 转眼就这样没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今天一大早,眼尖的媒体就“在字缝里看出字”了。
今天,A股被调戏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今天(8月3日)一大早,眼尖的媒体就“在字缝里看出字”了。
在国家发改委官网的“子网站”政策研究室网站上,挂出来了一篇题为《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第二部分“下一步工作”里,赫然提高了降准、降息。
这段话的全文是:
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加快民营银行审批节奏。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清查和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附加费。督促前期各项税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
这是最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有官方文件对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做出预测。于是,这则消息迅速登上了各大财经网站,并被多家自媒体转载。
降准、降息,这不仅对实体经济构成利好,对股市、楼市也将构成利好。股市对这个预言式的消息反映不算热烈,但最终还是收出了红盘。
然而到傍晚的时候风云突变,国家发改委修改了这篇文章,那是那段话,变成了这样:
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加快民营银行审批节奏。鼓励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清查和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附加费。督促前期各项税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
也就是说,直接删除了“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句话。
这个举动,显得意味深长。
众所周知,最近一轮降息周期是从2014年11月启动的。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到目前已经降了6次;但自2015年10月底之后,就再也没有降过息。
最近一轮降准周期是从2015年2月4日开始的,到目前降准也是降了6次;但自2016年2月29日之后,就再也没有降过准。
为什么央行这么久没有降准、降息了?原因简单,在2016年2月到4月,曾出现过CPI走高,三个月维持在2.3%的高位。物价问题,甚至上了政治局会议。为了防止通胀,央行暂时收手。
到了4月下旬、5月上旬,管理层改变了对股市、楼市、汇市和发展经济方式的想法(具体表现在5月9日人民日报上权威人士的发言)。所以,虽然后来CPI不断走低,但一直不想采用降准、降息这种强刺激手段。而是通过PSL和MLF等方式释放流动性。
那么,8月到12月之间,央行会降准、降息吗?应该说,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原因有二:第一,房地产趋冷之后,经济下行压力将增大;第二,CPI同比涨幅可能再次远离2%,甚至可能回落到1.7%或以下。前者增加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后者增加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