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证监会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发挥好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基础工程。
记者近日获悉,证监会已印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上市公司监管领域专项改革从蓝图规划走向施工建设。
专家认为,《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将强化监管,激活优胜劣汰动能,但最好是出台更高层级的文件,以凝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合力。
纲举目张行动计划开始“施工”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5月11日在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时指出,实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注重发挥各方协同效应,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存量上市公司质量有较大提升。
目前,《行动计划》已下发,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二是督促“关键少数”勤勉尽责,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包括推动完善股权激励税收制度及配套安排等;三是推广科创板经验,统筹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包括增强IP0、重组上市标准的包容性,放宽非公开发行锁定期等限制,优化并购支付及配套融资工具,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等;四是坚持退市常态化,坚决出清劣质资源;五是解决突出问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包括着力解决违规占用担保问题、遏制“三高”并购重组等;六是强化精准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七是优化发展、中介、舆论、文化四个生态,形成全社会合力。
《行动计划》重点强调“四个结合”。一是企业内生发展与外部促进保障结合,突出上市公司第一责任,丰富外部制度供给;二是优化增量与调整存量结合,把好入口与出口关;三是解决突出问题与构建长效机制结合,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四是监管本位与协调推进结合,抓好精准监管,强化政策协同,推动形成强大合力。
强化监管激活优胜劣汰动能
在《行动计划》七方面任务中,强化监管任务被多次提及,包括探索建立财务信息综合监管格局、防范虚假披露督促“关键少数”勤勉尽责、强化精准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坚持退市常态化、坚决出清劣质资源等。
围绕这七方面任务,《行动计划》部署了46项具体任务,明确了证监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完成时限,力争实现“上市公司群体更加优质,市场结构更加优化,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监管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回报机制持续改善,全社会形成良好发展生态”的目标。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近日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指出,上市公司质量内涵丰富。但在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经常被忽略,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市场整体向好时,潜在问题容易被掩盖,但形势变化时,问题和风险开始暴露,其根源都与上市公司治理相关。如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资产占用、违规担保等,反映出上市公司治理独立性不够、治理失效、内控缺失等深层次问题和道德风险。阎庆民表示,证监会将在全体上市公司中组织开展公司治理专项活动,通过自查自纠、现场检查和整改提升等分阶段工作,切实推动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