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新规出台以前 各地如何看待“专车”?》一文,梳理了上海、广州、深圳、太原、沈阳、南京等主要城市出租车和专车的相关政策。统计发现,各地大概分为“明确支持派”、“明确反对派”和“规范发展派”三类情况。而新规的出台使得网约车经营服务可以依法合规、有序发展。
舆论认为,此新规还将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新华网文章《网约车新政:既是“定心丸”,也是“紧箍咒”》引用三位出租车行业的领军人物的观点称,新政对于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公平竞争是有好处的,司机对行业的信心有所提升,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行业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城市出行的优化,有利于驾驶员队伍的规范发展。
另外,“属地管理”原则让“地方版”新规值得期待。微信号“滴滴出行”文章《网约车合法!分享经济获国家肯定》称,希望地方政府在落实《暂行办法》时,能明确对兼职司机区别管理,进一步加大出行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人民网文章《网约车确认合法出租车行业将迎来历史变革》称,网约车的“属地管理”原则,也为未来地方版新政充满了变数。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表示,未来根据本地实际“量体裁衣”出台具体方案落实中央改革意图,将考验地方政府交通治理能力。目前各地新政已经在酝酿中,如上海的地方新政已经在征求意见之中。
分析认为,更具体政策规定应该出台。例如《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有价格违法行为。而何为不正当价格行为,补贴、收费到底应如何平衡,等等,都需要进行规定。网民“绿洲在望”希望“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套要跟上,这样才保护司机和乘客的权益”。网民“埃尔楠德斯在奋斗”建言称,“规范化营运车辆,疏导交通尤其是需求密集地区的交通,提高保证营运人员素质应是接下来的重点。”
此外,安全仍是关注焦点。“网约车在业态方面体现了共享经济理念,区别于传统出租车行业,但在安全方面,新兴业态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北京青年报》文章《网约车合法后必须更安全》在网上受到关注。网民“成为粉红色的小粉红”认为“监管要到位,别让专车成了犯罪分子新市场”,“临风聴雪”直言“监管应该到位,服务应该到位”。
重点关注:滴滴优步“合并”
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将收购优步中国在中国大陆的全部资产,包括品牌、业务、数据等。同时,优步中国将成为滴滴最大股东,持合并后公司20%股权。
一天后,相关新闻报道及转载约3530篇,微信文章2917篇,新浪主贴1504条。两天后,新浪微话题#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阅读量为6196万,讨论数为6690。
对于合并原因,媒体有大量分析。“上海观察”文章《滴滴优步为何选择“在一起”》分析称,推动优步中国区业务与滴滴合并的动因,源自于优步计划推动IPO,而此需要控制住在中国市场的亏损。在资本层面,滴滴与优步有共同的投资方,在业务上,两家都以低价补贴来吸引用户。而直接导致做出合并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和7月28日刚刚颁布的新版《网约车规定》有关。
部分观点看好两家公司合并。纽约时报中文网文章《优步中国将与滴滴出行合并》称,如果这次收购成功,对两家公司来说,将是一次重大的和解。网友“李大霄”认为:“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我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要消息,加速行业整合。”
微信公众号“创业邦杂志”一篇文章称,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会减少竞争带来的不必要花费,统一市场,规范行业秩序,合并后优势互补一加一大于二。
也有观点不看好二者合并。主要集中在产生垄断,可能提价及补贴减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