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7月25日至7月29日,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A股9279.44万股,华夏保险与其“一致行动人”—东方集团(60081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集团”)总共持股比例达5.74%,超出民生银行另一股东中国泛海控股(000046,股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海集团”)1.13%。
此前,据港交所披露消息显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7月25日、26日、27日连续三天共减持民生银行A股1.49亿股,持有比例降至4.41%。
值得一提的是,自7月18日启动减持,这也是刘永好连续8个交易日减持民生银行股份,总计减持1.58亿股,套现14.66亿元。
而在“新希望”减持民生银行A股之前,泛海集团选择大举增持民生银行股票。
7月20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16年7月11日至7月15日,泛海集团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A股300万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增持民生银行A股约8.41亿股。截至2016年7月15日,泛海集团持有本公司约16.83亿股,占民生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61%,成为该行第三大股东,占总股本的比例也已逼近5%的举牌线。结合披露的买入均价计算,泛海集团几日增持民生银行所耗资金高达约75亿元。
其实,在港股市场上,民生银行股权早已进入买入模式,除了泛海集团外,各路资本也在不断加仓之中,如晶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高盛、国泰君安、JP摩根、贝莱德资本、麦格理集团都已入局。
争夺董事换届话语权
有消息称,民生银行股东动作频繁,是为各自在董事换届前争夺话语权。
有公开资料显示,民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应该在2015年4月10日届满,但换届选举将延期进行,第六届董事会董事的任期将顺延至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董事会为止。
依据民生银行公司章程,单独或合并持有该行有表决权股份总数3%以上股份的股东,才有权提名董事。民生银行半年报的披露期是8月30日,市场人士分析,董事们必须在此以前完成抢筹。
事实上,从6月底以来,民生银行的股东们就开始各种布局,有人大手笔增持,有人合纵连横,有人则慢慢撤退。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国际资本高盛早在5月10日就开始布局民生银行,先后15次加仓直至持有11.91%民生银行H股。而新晋股东国泰君安国际和晶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辉国际”)同时在6月1日增持了5.34%的民生银行H股,两者先后3次增持民生银行H股分别提升至9.07%和8.02%。
6月16日,麦格理集团因增持民生银行H股至5.02%,超过了5%的披露底线而浮出水面,后于7月14日增持至6.12%,又于7月22日减持至5.46%。此外,JP摩根、贝莱德资本都在上半年大笔买入。
6月29日晚间,民生银行的两大股东,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和华夏人寿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将在行使民生银行股东大会表决权时保持一致,由此位列第二大股东。
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中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晓森时了解到,增持或减少股份是上市公司常有的现象,决策背景和原因很多,有些会被公众知晓,有些会被演绎,有些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为公众所了解。而资产配置战略、流动性需求是股权变化的基本出发点,但不排除为董事会改选做准备。
但卢志强曾公开表态称:“增持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泛海集团向金融转型的战略、民生银行股价合适。而且非常有发展前景,跟董事会换届并没有必然联系。”
谁主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