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发放了两个政策红包:一个投向创投圈,会议决定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加大对创业创新支持力度;另一个投向“三农”领域,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
降低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
会议决定,在今年已在全国对创投企业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实行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优惠政策基础上,从明年1月1日起,对依法备案的创投企业,可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该基金取得的股权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或选择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其个人合伙人从企业所得,按5%至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上述政策实施期限暂定5年。使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
“这对于创投企业和资本市场是大利好。”中诚盈禾税务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陈颖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备受关注的税收政策得到明确,同时也给了投资人自主选择税目和税率的空间。
此前,地方政府普遍实行对有限合伙制基金征20%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在国税总局的检查中被认定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国税总局要求创投基金必须按照个体工商户的标准征收累进税,最高税率为35%,在创投圈引起关注。
9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陈颖认为,此次两项税收优惠的叠加效应,对充实资本市场的现金流起到积极作用。比如第一条投资额的70%可以抵扣其他项目的投资收益,起到混抵的效果,更适合一些前期投资未见收益的天使投资人。
“对于市场来说,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相较综合计算更有利。”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在她看来,政策给企业减负,让更多创业投资投在科技型企业上,特别是未上市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有利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
不过,陈颖也提醒说,双重优惠叠加仅指创业投资企业,政策规定需要取得创投备案。但在实践中,有很多基金投资并不符合创投管理办法的要求,无法取得相关备案手续。比如,有些基金专门投资限售股,如果是已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限售股就不在优惠之列。
部署推进农机装备产业升级
昨日召开的国常会还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比如,提升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种采收水平。对开展深耕深松、机播机收等按规定给予补助。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会议确定,支持精量播种、高效施肥、精准施药、节水灌溉和大马力、高性能农机装备示范推广,研发推广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机装备和机械化技术。聚焦弱项短板加快农机装备创新和产业转型。鼓励大型企业向成套设备集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