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沪深股市 >> 热门个股 >> 正文
网约车新规出台 盘点受益股名单一览
作者:lifang 更新时间:2016-7-31 9:31:08 点击数:
分享到:

先后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今天揭开面纱。最令人关注的是,网约车合法地位获得明确。网约车合法化后,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此外,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新政于11月1日起实施。

《指导意见》明确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支持网约车平台公司不断创新规范发展;鼓励传统出租汽车企业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和私人小客车合乘,鼓励巡游车经营者、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通过兼并、重组、吸收入股等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经营,实现新老业态融合发展。

推广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拓展服务功能,新增和更新出租汽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千米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
 

此次将“网络预约平台”、“专车”等新业态纳入了出租汽车管理范畴,标志着我国出租车行业的“互联网+”改革进程又前进了一大步。一方面,针对此前打车的诸多痛点,移动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效解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叫车难的困境,出租车司机的效率也获得明显提升,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网约车管理更加规范 。

在2015年《中国专车出行网民调查报告》中,超半成用户认为软件叫车更容易。收费方面,近半用户认为专车收费便宜、物有所值;24.4%的用户认为收费便宜、优惠多样;安全性方面,也有36.8%的用户认为专车有网络监控更安全。而艾媒咨询《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叫车习惯日渐成熟,有75.2%的受访网民表示愿意使用移动专车服务。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整体出行需求为28亿次/天,其中约车/专车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0.9亿次/天。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各出行方式的自然增长率及其相互转化,2020年约车/专车市场的潜在出行需求约为1.1亿次/天,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1.1万亿元/年。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分食移动出行这块蛋糕,不仅将推进传统出租车公司“入网”改革,同时,包括车辆租赁公司、汽车服务机构在内的拥有资源优势的企业也会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涌入进网约车的大势中。可以肯定的是,用户将从移动出行行业的革新中获得到更多的福利。

太极股份(002368):拥有计算机特一级资质,公司提供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动态监控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将车辆各类信息及参数进行实时管理。公司承建“北京时交通打车”App平台,有望逐步与各地交通委进行合作。

天泽信息(300209):主营车联网IT服务及配套软硬件的研发与销售,拥有打车软件“招车宝”,并推出了位置服务应用。

久其软件(002279):已建设包括发货单位、司机、政府单位的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基于位置的服务为注册用户提供智能配货服务。公司拥有“司机驿站”APP平台。

大众交通(600611):公司旗下的“大众出行”APP 与滴滴衔接。

宝信软件(600845):公司运营“校车精灵”APP平台。

汉得信息(300170):滴滴企业版API接入新品“汇联易” 是其主推的服务。

强生控股(600662):与法巴安诺设立中外合资汽车租赁公司安诺中国合作。

航天科技:公司于四月初与江西省在北京签署了"江西省智慧交通-车联网项目签约仪式",2014年曾收购山东九通,山东九通为山东车辆监控平台运营商。

此外新规出台对主营业务为出租车运营的上市公司也将产生影响,相关个股表现值得期待。相关标的主要有:

强生控股、锦江投资(600650)、

大众交通等。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