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更是在“看跌”深圳房价。杨红旭表示,“此政出后,观察市场反应,可能将深圳房价下跌预警等级,由黄色升级为橙色。”
此前,针对深圳楼市的疯狂,杨红旭就已经建议升级限购,除延长纳税时间外,还可采用提高二套房贷利率,将二手房转让的个人所得税严格按差额的20%征收。
但对于上海的后市走向,舆论一般较为偏向“上涨”。
丁祖昱指出,2016年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再上台阶难度较大,但往下调整空间也不大,从成交量看上下也就5%-10%浮动空间;房价还会稳步攀升,不过由于2015年上升幅度较大,今年的涨幅会放缓。
杨红旭从数据的角度给出了预测。按近几年的惯例,上海住宅存销比一旦降至14个月以下,房价就会上涨;反之则容易下跌。当前的存销比已是8个月左右,为2013年低点,因此房价甚至会加速上涨。
张宏伟则指出,2015年“330新政”以来,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价回升主要是因为过去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由于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带来的市场需求的透支,但未来楼市不会一直保持这样的走势。
“一线城市楼市的量价齐升最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下半年,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张宏伟说。
一线城市楼市再现“火热” 专家称要警惕过热苗头
“楼市去库存”成为2016年中国经济的重要关键词,从中央到地方,楼市利好政策密集落地。受到刚需、宽松政策、投资需求等因素拉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从去年以来就加速升温,目前仍延续上涨势头。业内人士指出,要警惕部分大城市楼市过热的苗头。而深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措施调控房价。
作为鼓励“去库存”又一项新政,购房契税优惠政策本月22日起开始执行。对热度回升的北京楼市而言,这如同新的“催化剂”,首套房购买140平米以上的人群,可因此节省数万元花费。一直计划买房的市民李女士,赶上这个政策,很快出了手,“税费这块的优惠比较大了,可能考虑装修上弄得好一些,省下来的成本购置家具什么的。”
北京一位房产中介人士透露,随着优惠政策出台,近期业务量明显增加,“契税优惠出来后,我们咨询量的大了很多,平均每天1000笔,从税收上来刺激,对老百姓的感觉要明显一些。”
由于房地产库存高企,去年以来,国家在购房信贷支持、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等方面不断松绑,北、上、深、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成了市场回暖的“急先锋”。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共成交新房5.5万套,成交均价约2.98万元/平米,二手房19.7万套,仅次于2009年。今年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2.5万套,为27个月的高点。
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拿地热情不断高涨。去年,北京土地成交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北京春节后的首场土地拍卖中,南五环外的一宗地块楼面价高达4.7万元/平方米,预计房价将在10万/平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