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A股市场整体偏弱势。本轮市场的调整,一方面来自于前期市场涨幅的兑现,另一方面来自于经济复苏预期的修正。
展望6月,短期震荡调整中可等待边际新变化。其中,估值方面,截至5月26日,主要市场估值处于50%以下分位水平,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PE估值分别位于历史的40%和4%分位,处于相对历史底部的区间。
经济基本面上,国内经济复苏继续分化。4月社零和出口当月同比分别为18.4%和8.5%,但前者仍低于市场预期,内需修复不足拖累商品价格持续低迷,4月CPI同比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超预期回落至4.7%,地产投资降幅扩大,新开工是主要拖累,高频数据反映地产销售在降温。
流动性方面,国内货币政策预计维持稳健宽松。4月新增社融和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和7188亿元,均弱于季节性,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确认经济内生动力仍不足。
配置上,全年结构性主线不变,仍看好数字经济TMT和中特估板块,并关注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望后市,中长期维度看不必过度悲观,调整后A股性价比正在逐步显现,充裕的宏观流动性有望对权益市场估值形成支撑。
5月以来股市汇市双弱,国内定价商品低位运行,反映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存在担忧。在经济复苏的早期阶段,投资者需对基本面复苏的节奏保持耐心。
鉴于居民预期的回暖尚需时间,A股仍处于底部震荡、反复“磨底”期。后续稳增长稳预期的增量政策有持续出台的可能,或成为市场走出底部、向上突破的重要催化剂。
配置上,投资者可关注基建相关的智能电网、特高压,及公用事业的电力等。主题方面,可关注国央企改革、中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