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市场调整后,当前赚钱效应已有效收缩,总体性价比改善,反弹动能正在累积,短期可以乐观一些。高性价比本身就是触发超跌反弹的原因。不过,要演绎成有效反弹,还是需要关键悲观预期的缓和。
接下来,存款利率下行带来“资产荒”环境,正在支持市场基本热度。可以看到,虽然短期市场总体调整,但局部热点不断,“资产荒”的支撑效果已经在体现。
同时,后续政策优化,信心恢复,中特估也会迎来反弹窗口。而数字经济主题产业催化仍在持续,在短期性价比改善后,股价弹性逐步恢复,静待主题催化累积,量变到质变。
此外,海外扰动的重大拐点时间推后,但边界正在变得清晰。美联储7月结束加息,正在成为稳定的预期,债务上限谈判最后冲关,最终压哨达成协议仍是基准假设。短期海外风险趋于缓和的概率更大。
配置方面,经济预期修复、政策及时性和有效性的预期修复是短期有效反弹的基础,后续板块轮动的线索可能是“消费搭台,主题唱戏”。而市场向上的弹性最终还是来自于主题行情,继续强调2023年数字经济和央企价值重估会反复有机会。
自今年4月18日以来,A股在经济数据修复环比动能不及预期、美元走强导致外资阶段性流出、热门板块回调活跃资金暂时停止流入等三重作用的影响下,出现明显调整。但是到了近期,上述三个原因都迎来了转机,N型最后一个拐点有望出现,进入一轮上行趋势。
具体而言,一是4月工业企业盈利尽管增速仍承压,但积极因素也在逐渐显现,整体盈利有望逐渐改善。二是美国债务上限和银行业隐忧使得美联储难以继续鹰派,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的压力将会缓解。三是本轮围绕语言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创新产业趋势仍在,事件催化仍在,市场热度开始回升,ETF持续大幅流入也对资金面带来重要支撑。
配置方面,推荐投资者围绕业绩增速最快和改善斜率最大的方向布局,关注主动持续去库存、需求边际复苏的消费电子;盈利稳健、库存低位、资本开支结构优化的通信;地产产业链中的家电、装修建材、家居,以及医药、自动化设备、基础建设、航空机场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