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被大盘股“碾压”的中小盘股,近期开始崭露头角——中证1000指数强于中证500指数,中证500指数强于中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开启二八转换格局?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上市公司业绩具有一定确定性,但估值不便宜、交易过度拥挤、波动性增大等已成为抱团品种继续走强的“拦路虎”。相比之下,具有好的商业模式、具备形成“护城河”能力的中小盘股阵营,未来将会成为资金的主战场之一。
2月22日,中小盘股走势再度强于大盘股。具体看,中证1000指数上涨0.11%,中证500指数下跌0.69%,而代表大盘股的中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3.7%、3.14%。
有机构统计显示,2009年以来A股经历了五轮风格变换。每一轮变换中,风格收益差最高可以达到155%,最少也有36%。
“2009年以来的市场风格分为四种类型:大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小盘成长。从2018年11月到2021年1月,市场是大盘成长风格。”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分析称。
谈到目前市场是否会发生风格切换,张夏表示,从风格持续时间来看,一旦一种风格持续超过两年,估值就会被抬升到相当高的水平。届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其他板块性价比回升,从而出现风格转换。从历史经验来看,风格持续时间基本在23-28个月之间。本次大盘成长风格已经持续约26个月。在A股历史上,2月往往成为风格切换的关键月份。
本次大盘成长风格期间,仍有不少中小盘股演绎亮眼行情,比如英科医疗、艾迪精密、德赛西威等。这些股票的成长路径主要有三种:依靠并购重组壮大;伴随自身业绩增长而成长;身处“好赛道”,估值与业绩齐升。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不管市场风格如何变化,具备优秀成长能力、好的商业模式的中小盘股,仍会受到市场资金追捧。
“以大为美”也好,“小而美”也罢,本质上“美”是共性,其代表的业绩成长性才是市场追逐的核心。
“从公募基金扩张速度、持股占比、头部效应来看,当前A股格局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股较为类似。”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戴康分析认为,在此阶段大市值并非永恒主题,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受益于贴现率下行和新兴产业IPO爆发,美股小盘股显著跑赢指数,相较于市值大小差异,机构投资者更看重资产质地。
现阶段市场关注度开始往中小盘股倾斜。那么,有哪些中小盘股值得布局?
“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寻找未来有机会成长为大公司的‘小而美’。”开源证券中小盘团队表示,首先是成长型“小而美”公司。这类“小而美”公司所处的行业目前体量相对较小,但未来成长空间大。这类公司或已是行业龙头,或正在快速崛起成长为行业龙头,逐步建立起自身的龙头优势和“护城河”。
其次是破圈型“小而美”公司。这类“小而美”公司一般是大行业里面的小公司,通过创新快速成长为全品类或者全国性的龙头。
最后是低估值隐形冠军。这类“小而美”公司一般是小行业里的小龙头,行业增速相对较慢,但公司市场占有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且这类公司的估值目前都较低。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朱斌认为,2021年很可能是业绩有确定性变化、性价比高的中小盘股表现之年。2020年的A股格局是在流动性宽裕条件下造就的,而2021年的A股格局将由经济复苏和业绩增长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有四大领域值得高度关注,将会出现诸多翻倍牛股,这四大领域分别是周期板块、房地产后周期产业链、银行和军工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