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迎来新年首个黑色星期一,市值一天蒸发1.4万亿。
截至2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收跌1.45%,报3642.44点;深证成指跌3.07%,报15336.95点;创业板指大跌4.47%,报3138.67点,单日跌幅创近半年新高。两市放量成交1.29万亿元,较上日放量逾2500亿元。
北向资金净卖出11.14亿元。抱团股继续遭抛售,美的集团、五粮液、中国中免分别遭净卖出6.78亿元、6.28亿元、5.08亿元。此外,中国平安、恒瑞医药净卖出逾4亿元,京东方A净卖出3.21亿元,贵州茅台净卖出2.39亿元,连续6日净卖出,累计净卖出33.2亿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54.02亿港元,今年以来净买入规模突破4000亿港元。中国移动、港交所、思摩尔分别获净买入12.42亿港元、5.87亿港元、5.19亿港元。美团、腾讯遭净卖出。
板块方面,周期股全线爆发,紫金矿业放量成交152亿元,距离历史天量仅一步之遥;有色铝、镍、钴,稀土等多个细分题材共振。钢铁、化工、造纸、煤炭等其余周期股亦持续表现;基金重仓股连续第三日杀跌,多只白马股位列跌幅榜前列,山西汾酒、通策医疗跌停,五粮液、泸州老窖一度逼近跌停,贵州茅台跌7%;一号文件正式落地,农业股反复活跃,天邦股份连续涨停。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2017年外资大规模流入后,A股消费类龙头资产的核心定价逻辑由全球资金主导。对这些股票估值影响更大的,是全球利率水平或者说是全球流动性,即10年期美债收益率。
具体而言,对于A股的消费类核心资产而言,当分子端的业绩比较稳定的时候,那么分母端的贴现率因子对于股价的影响就很大。贴现率由两部分因素决定——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其中,无风险利率,即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期处于持续上行态势,对消费股是相对不利的。
天风证券认为,从目前来看,美债10年期收益率突破1.3%短期会对A股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达到对核心资产造成“致命影响”的阶段。
兴业证券认为,整体而言看好市场,把握做多窗口期。自11月份以来重点推荐的优势制造出口链+消费中的服务型消费持续位列行业涨幅榜前列。
中原证券认为,中美货币政策走向略有分化,美联储继续维持宽松态度,中国央行适度回笼货币。在牛年开市第一周,央行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和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期有2000亿元MLF和 3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回笼3300亿元。资金面呈现紧平衡。1月份M2增速回落至9.4%,实际上2020年1月份M2同比增速仅8.4%,基数并不高,1月份实际货币投放已经减缓,由于2020年2-6月货币投放基数抬高幅度明显,若央行保持当前的政策节奏,未来几个月M2同比数据可能继续下行。
央行货币投放趋缓,M1、M2增速剪刀差步入高位区间,显示市场交易处于活跃状态,市场波动性加大,预计市场短期以高位震荡为主。中原证券建议,短期超配有色金属、传媒和轻工制造;中长期依然看好消费蓝筹和科技成长。沪深300指数创历史新高后,市场波动性加大,建议仓位维持在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