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风格或切换,低估值建筑蓝筹关注度有望提升近期市场风格有所变化,低估值板块关注度有所提升。我们认为低估值建筑蓝筹短期基本面持续向好,中长期有望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商业模式改善及自身效率改善,当前公募持仓亦处于低位,具备较好的投资性价比。
当前SW 建筑与沪深300PE (TTM)及PB(LF)的比值分别为0.49/0.44,达到2010 年之后的最低水平,纵向看,建筑整体PE(TTM)/PB(LF)位于2010 年后的0.70%/1.00%分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个股方面,中建/铁建/中铁/山东路桥当前的PE(TTM)均不到2010 年后的15%分位(PB类似)。20Q4 末偏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建筑板块的仓位占比为0.37%,继续创2015 年以来的新低。我们认为,低涨幅、低估值和低持仓为板块反弹创造了基本条件,年初至今建筑港股已率先展开阶段性修复。
短期/中长期市场空间均无虞,龙头市占率/商业模式有望持续改善展望2021 年,18 个省份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速均在5%以上,财政实力较强的省份交通基建投资仍有望保持增长,展望十四五阶段,重大交通基建项目、城市群交通及新型城镇化民生服务三维度,或成为未来基建的主要增长点,短期/中长期建筑下游市场空间均无虞。2015-2019 年7 家建筑央企订单/营收/营业利润的国内市占率分别提升5.2/1.4/6.9pct,我们认为建筑总包民企对国企存在一定融资劣势,EPC、项目大型化等行业趋势也利好大企业提升集中度,《政府投资条例》出台有望推动商业模式改善。
基本面保持高景气,中长期ROE 修复通道或开启20 年大部分央企的新签订单增速仍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基建工程订单向龙头集中趋势明显,龙头基本面保持高景气。随着降杠杆进入尾声及商业模式的逐步改善,21 年建筑龙头ROE 有望进入上行阶段,地方国企龙头通过压降付现成本,实现了利润高弹性和报表质量的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大基建蓝筹普遍具备利润率偏低的特征,成本和费用降幅空间较大,后续若内在改革动力得到激发,即使营收仅维持低速增长,也有望取得较好的利润增长持续性,同时报表质量的改善,亦有助于市场对其投资价值的重估。若通过付现成本压降获得的额外净现金流全部用于分红,其分红收益率则有望明显提升,去年以来产业资本的增持或也彰显对低估值建筑蓝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