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增长跟不上,肯定会抑制贷款增长,贷款增速明显大于存款,与表外类信贷、非标资产回表,有一定关系。”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存款类负债增长不足,仍然可以通过同业业务解决短期贷款,不会在短时内或对短期贷款投放产生很大影响。]
利润增速创下近五年来最好表现,不良率持续下降。银行密集披露的2018年业绩快报,是否预示着上市银行的日子已经“苦尽甘来”?
截至1月25日,已有13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18年业绩快报,净利润增速超过上年同期的银行占比过半。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三家股份制银行,同期的净利润增速更是达到了最近三至五年的最好水平。
除了个别银行,已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截至2018年12月底的不良率均在1.8%以下,明显低于同业平均水平,而且部分银行的不良率还在持续下降中。同时,部分银行披露数据显示,表外资产回表的步伐并未出现放缓迹象。
“去年银行信贷规模都在增长,加上以前年度信贷投放的递延收益也在2018年体现。在收入环境没有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利润增长回暖是正常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信贷规模扩张也稀释了不良贷款,加上去年推出的无还本续贷、不良贷款核销等政策,都促使银行不良率下降。
贷款投放增速在业绩快报中也有体现。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4家上市银行,在存款增长均低于10%的情况下,贷款增速全部超过10%;而存款只增长了1.36%的长沙银行,贷款同比增长高达31.83%。
利润增长回暖明显
根据1月23日披露的业绩快报,2018年,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805.6亿元,同比增加104.10亿元,增幅14.84%。相较于2017年的13.24%,该行去年净利润增速同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3家披露了业绩快报。除了招商银行,上海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也超过10%,达到17.65%,比上年大幅提升10.53个百分点,在13家银行中位居第一。
平安、中信、浦发、光大四家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虽然未超过10%,但增速明显提升。根据业绩快报,平安银行20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比上年提升4.39个百分点。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则净利润同比增长4.57%、3.05%、6.7%,也比上年分别高出2.52个、0.87个、2.59个百分点。
长沙银行、江苏银行、张家港行、吴江银行等四家中小银行,净利润增速同比略有下滑,但也在5%以上。其中,长沙银行、江苏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13.94%、10.02%,吴江银行、张家港行同比分别增长9.71%、9.57%。
与前几年相比,招行、中信、平安三家银行的2018年利润增长已经回到最近三至五年最好的状态。
根据年报披露数据,自从2014年下滑至3.87%之后,中信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便持续下滑,连年徘徊在3%以下。其中,2015年、2016年的净利润同比只增长了1.15%、1.14%,2017年也只有2.25%。据此计算,该行2018年的净利润增速,已经达到上年的两倍以上。
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也是如此。财报显示,2016年,平安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36%,2017年为2.61%;招行2015年的净利润增速只有3.51%,而2018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比2015年、2016年上升了11.33个、3.6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