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方面,2018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4%,为近10年来最低值(持平于2009年第一季度),全年同比增长6.6%,经济仍有一定下行压力。从三驾马车看,相较于第三季度,投资贡献略有增强,消费依然是主要支撑力量,出口对经济拖累作用略有减弱。贸易端,进出口增速纷纷转负,对经济拖累作用将逐步显现;社零同比微幅回升但仍处历史低位,居民加杠杆买房挤出效应与收入回落将使消费依旧承压;投资端,土地购置金支撑作用消退后,地产投资仍将下行;内外需承压、企业利润放缓下,制造业投资持续提升仍存难度;总体来看,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随着稳定总需求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经济或将出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流动性方面,1月美联储鸽派言论日渐强化,但相较于联储表态,硬数据表现或是判断美联储行径的关键;欧元区经济复苏尚不健康,其货币正常化必充满犹疑;日本方面,全球需求降低带来的避险情绪提升令日元的套息交易走向反面,1月份日元对美元一度显著走高。国内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下降令外部制约日渐弱化,但因需求不足,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依旧不如人意。故随管理层对稳增长诉求日益提升,财政政策将成为稳定总需求的关键着力点,货币政策依旧重在机制疏通和结构调节,降低风险溢价是流动性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无风险利率仍将以稳为主。
策略方面,对于A股市场而言,在经历了1月份的反弹后,指数又来到了阻力逐渐增大的区域。微观层面的经济下行压力正和不断强化的政策展开持续碰撞。市场短期将存在方向决定的过程,如果政策的密集发布,能够带来预期层面的实质改善,则指数的反弹依然有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但如果2月份微观信息难及预期,则也不排除指数层面出现再度调整压力。因此相较于我们1月份对于反弹的乐观,市场在2月份将遭遇更多阻力,建议投资者做好仓位控制,待趋势明朗后,再做选择。近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向深水区推进的信号明显,在以扩大股权融资规模为目标的政策导向下,围绕供给端、需求端和交易端的资本市场改革已现端倪,与之配套的注册制、引入中长期投资者、减少交易阻力等细项改革政策的落地,有望提振市场的活跃度,从而令券商板块的中长期预期得到好转。在配置端,除了建议关注券商板块外,我们总体延续年报中的建议,建议投资者基于稳预期、稳就业,配置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房地产等行业;另一方面,建议基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进程,配置TMT板块中商誉风险较低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