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次贷危机后美国银行业变化态势 揭美国银行业变革历程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2-24 11:03:23 点击数:
分享到:

2007年一场发端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最后演变成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后,美国银行业整体格局发生了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和监管结构等重新洗牌。几家超大型商业银行的变革,成为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银行业经营发展的缩影。

总体来看,虽然几家超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资本状况等近年来有所好转,但是美国金融系统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治,过度金融化导致实体经济失血、投机生意大行其道,相关情况依然如故。为避免重蹈覆辙,美国银行业还得苦练内功,增强抗风险能力,强化监管,进一步提高业务操作的透明度。

由于美国经济金融的体量巨大,因此对美国银行业变化态势,我国同行需要跟进研究。

2007年2月,发端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后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但对银行业正常运营构成了巨大威胁,而且还造成了重大损失。这场危机使美国经济急剧下滑,陷入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

近来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好转,带动了美国银行业的复苏。通过回顾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等美国四家超大型银行近十年的业绩情况,我们可以借此观察金融危机后美国银行业的经营走向。而特朗普的经济观对未来几年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有何影响也值得深入观察。

次贷危机后美国银行业变化态势

2007年,在经历了海啸般的突袭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一场风暴更大的金融危机。为此美国政府开展了多轮“不计成本”的金融救助,救助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到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折合成年率为下降了6.3%,降幅创下1982年第一季度下降6.4%以来的最大单季降幅。

金融危机后,美国银行业整体格局发生了巨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和监管结构等开始重新洗牌。

1.市场结构

2008年9月,美联储宣布了放宽银行业股权投资的新政,引入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新政的亮点。2008年11月,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公布了旨在扩大潜在购买者收购陷于困境中的中小银行的待起用牌照规定,加剧了美国银行业多极分化。

(1)超大型银行加快并购步伐。收购的对象以著名的投资银行、财富管理和证券经纪公司为主,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在并购案中,以美国银行收购美林公司最为典型。

(2)经营良好的中小银行拓展发展空间。美国一些社区银行和小型地方性银行从日益稳定的金融市场中受益,它们从金融市场、交易银行这些对资本市场环境敏感的业务中获得相当的收入。部分中小银行还利用大型银行的调整周期,拓展如客户存款、咨询服务等业务。

(3)经营不佳的中小银行纷纷倒闭。金融危机中,违约损失持续上升的主要受害者是中小银行。它们信贷资产占比相对较高,加之信贷缺乏外部融资能力,收入增长来源动力不足,若得不到政府和大型银行的特别关注,一旦出现重大违约,只能选择破产倒闭。

2.经营结构

(1)周期性发展模式。金融危机前,美国银行业在信贷业务中普遍采用顺周期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信贷增量和损失准备金、信贷标准与经济增长、房价、股价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