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一洗颓势再创新高,但出乎意料的是,影视板块却不如预期中走强,反而在开年后齐刷刷下跌。
与此同时,春节后电影票房的迅速冷却,又充分揭示了影视板块“乍暖还寒”的实际情况。
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影视股表现黯淡,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投资者信心不足。恐怕2016年内地电影大盘的急速降温,终于让很多人意识到,电影其实是个高风险行业。而2017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表现虽然看似红火,但几部热映影片却呈现高票房低口碑的大趋势。
春节档后票房迅速降温
2017年春节档的竞争相当激烈,在多部影片“知难而退”宣布退出春节档后,最终《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天竺》、《乘风破浪》、《熊出没·奇幻空间》五部影片如期在1月28日大年初一上映。
五部影片的背后,是数十家公司的竞力与角逐。公开资料显示,《西游伏妖篇》背后的制作方和发行方共有21家,《功夫瑜伽》则有20家,其余三部影片也各有10余家。
而这些影片背后,更是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中国电影、华谊兄弟、新文化、文投控股(耀莱影视母公司)、中国电影、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等。
同时,万达影视、博纳影业、乐视影业也分别在《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和《熊出没·奇幻空间》的出品方之列。其中万达影视去年8月中止注入万达院线,乐视影业同样在去年遭遇注入乐视网难产,而博纳影业去年上半年宣布在美股退市后,一直在积极筹备国内上市。
单从目前的票房数字来看,今年的春节档确实没有让资本方失望,但事实上盘子就这么大,每家公司都要来分一杯羹,很难说谁能真正笑傲春节档。
而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春节档票房的红火之势也迅速降温。
据电影专资办统计,除夕到初六的七天内,春节档票房共计达到33.8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中,大年初一(1月28日)单日票房逾8亿元,刷新了纪录。然而,从初三起,观影人次就开始同比有所减少。春节档过后的第一、二个工作日(2月6日、7日),单日票房约为2.13亿元、1.84亿元,观影人次分别约为587万、511万,已迅速回落。
开年后影视股股价齐下跌
如果说节后电影票房回落在市场的预料之中,那么影视股开年后的走势,可就令人意外了。
记者查询数据后发现,春节后A股开张(2月3日)至2月10日收盘,光线传媒、新文化、中国电影、华谊兄弟、万达院线、文投控股等影视股无一能逃脱下跌的命运。
以今年春节档头号种子选手《西游伏妖篇》为例,虽然该片开局尚可,却最终未能再现去年《美人鱼》一枝独秀的局面,票房神话蒙尘。而猫眼数据显示,多家上市公司“押宝”《西游伏妖篇》。出品公司中,包括中影股份、万达院线、阿里影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联合出品、发行公司中,包括新文化等。而在上市公司对于《西游伏妖篇》的投资中,新文化出手最重,与周星驰IP进行了深度绑定。新文化1月4日发布公告称,其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文化传媒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杨震华100%控股的Young&Young,拟分别出资10.4亿元、2.86亿元投资周星驰持有的PREMIUM DATA ASSOCIATES LIMITED.
数据显示,春节档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月3日),曾“享受”去年春节档红利的光线传媒下跌6.19%,其后的股价走势也在低位盘桓;而不久前以逾13亿元并购周星驰公司51%股权的新文化当日下跌4.24%。此外,其他影视上市公司节后股价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