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位于浙江温州乐清的金龙机电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传统马达、线性马达和触摸屏等产品,是国内最大微特电机生产企业之一。其中马达的客户主要是苹果、华为等手机厂商,一度占据国产手机40%和全球20%的市场份额,被业内视为是标准的“苹果概念股”。
上市后,金龙机电利润持续走低。以2013年为例,是年公司净利润为2116.13万元,扣非净利润仅328.59万元。
在业绩走低的背景下,金龙机电开始筹划资产重组。2014年,金龙机电先后以4.97亿元和4.75亿元收购了博一光电和甲艾马达100%股权。
并购完成当年,金龙机电净利润突破1亿元,是2013年的5.5倍,2015年净利润更是达到3.27亿元,2016年盈利1.36亿元。然而2017年,金龙机电却巨亏4.18亿元。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2017以后,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由增量市场往存量市场转变,在产能利用率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需面临产品单价下降以及产品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一些前期经营上财务风险较大的企业,开始在业绩和财务上触雷。
除行业周期性外,将金龙机电进一步拖入泥潭的,正是前述两次并购后的突然“业绩变脸”。2014年在收购甲艾马达和博一光电时,形成的商誉分别为2.82亿元、3.5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博一光电主营产品液晶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 4.0–7.0 尺寸的高端智能手机;甲艾马达主要从事微特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小功率直流电动机。
三年内,甲艾马达的业绩完成率为107.08%;但博一光电的完成率仅为82.4%。在2017年,博一光电的营业收入为8.14亿元,同比下降55.81%;净利润为2334.48万元,同比下降57.6%。甲艾马达的营业收入为2.91亿元,同比增加0.34%;净利润为4325.66万元,同比下降35.12%。
两年巨亏20亿
进入2018年,金龙机电被深陷债务危机的控股股东金龙集团牵连。
2017年,金龙集团发行了总额10亿元的可交换债,由于债务危机,相继发生了股份冻结、质押股权违约等事件,遭遇华融证券、东北证券、东证融汇证券等券商强平。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自2018年2月以来,金龙机电就在筹划控制权变更。今年4月,金龙集团拟转让金龙机电股权给温州当地国资,但由于双方未达成共识,股权转让一事终止。金龙机电失去了变为国企的可能,金龙集团也无法抽身。
8月2日,金龙机电发布公告,称金龙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可能进入破产程序。金龙集团曾分六次总共向建行乐清支行借款1.73亿元。由于金龙集团出现债务危机,到期后,金龙集团无力偿还贷款,故建行乐清支行向法院申请对金龙集团进行破产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