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老兵”、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就带来了两份议案。这两份议案分量不轻:一份是建议修改《公司法》,完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供给;一份是建言修改《刑法》,加重欺诈发行犯罪刑罚力度。王建军用代表的“新身份”呼吁解决资本市场的“老问题”,契合一线监管的种种掣肘提出制度供给的新尝试,为强化监管、提高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和保护投资者铺路。
对于深交所服务新经济的举措,王建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交所已经基本完成了规则准备,以迎接“独角兽”(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创业企业)。下一步交易所将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优化多层次市场体系,在资本市场总体布局的框架内优化多层次市场板块的定位和制度安排,着力吸纳一批龙头创新企业登陆境内资本市场,把深交所打造成中国新经济的主场。
迎“独角兽”
深交所规则准备基本完成
未来资本市场服务新经济的制度推出来,市场要有容忍度,不可能所有新经济企业上市后都是成功的、伟大的。发审委、交易所即便完善规则尽心工作,也做不到百分之百审核准确,有的企业可能半路夭折,“哪怕你今天是独角兽,明天、后天或许这个独角兽就趴下了。不能说独角兽就一定走得很远,好苗子不一定都长成参天大树,投资者也需要转变观念,不能跟风炒概念。当前说新经济并不意味着传统企业不值得投资,投资品不是新鲜蔬菜,没有新旧之分,对于看不懂的投资品一定要慎重”。
如何留住“独角兽”,加大资本市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是A股监管层当前需迫切解决的战略性议题。要顺利地把新经济企业迎进A股,需从法律制度、部门规章、交易所规则等层面探索制度改革。王建军表示,深交所层面的规则准备已经基本完成,如交易规则、信息披露等,“真诚地邀请新经济企业能够留在境内,也真心地欢迎新经济企业来深交所”。
受制于国内上市规则对企业盈利水平、同股同权等要求以及市场容量的限制,过去十几年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一大批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纷纷选择了在美国、香港等地上市募资,像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用户和利润主要来自于国内,而上市地在境外、与境内散户投资者无缘的现象令不少市场参与者一声叹息,肥水流到外人田。
王建军通过大量调研发现,我国有相当多的创新型企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这些企业没有及时得到资本市场服务,非常可惜。不少人觉得此类企业风险高,特别是那些未盈利的企业,但一些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表示,这些未盈利企业达到一定规模,风险实际上比二级市场的亏损企业要低得多,并且不能说亏损企业风险就大,有一些企业还在“烧钱”阶段,资本没跟上很容易错失让企业形成产业的机会,创新型企业不像传统企业是靠慢慢积累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譬如一些医药创新企业“烧钱”非常严重,但即便如此还有大量VC/PE进场,估值也不低。
“我们曾调研过一家研究癌症新药的医药企业,目前正在投入一类领先全球的新药,但还处在亏损阶段。”王建军指出,他们的药品还未销售但技术领先,放在美国是允许这类企业上市的,但在我国就会被挡在门外。另外还有一家企业目前主要靠情怀申请银行贷款,实际上,资本市场就应该在这个阶段发挥作用,给这类有着核心技术、全球领先的企业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