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楼盘)市首都功能核心区最大规模的征收项目——望坛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征收程序。东城区有关方面披露,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地处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涉及户籍人口数2万多人。
据介绍,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东城区房屋征收办公室正式发布望坛棚户区“暂停办理相关事项”的公告,划定东临景泰路,南临安乐林路,西临永定门外大街,北临京津城际铁路的区域为此次征收范围,并规定自2016年7月31日起至2017年7月30日,在上述征收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不得通过变更房屋权属登记等不当行为增加补偿费用。
望坛棚户区改造项目地处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区域内房屋总建筑面积约30.8万余平米,总产籍户5700余户,户籍人口数2万多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成为部分轻工业和服务业国企工人的居住地,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排子房”和简易楼。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社区内房屋老化、私搭乱建现象突出,居住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生活环境随之恶化。
为改善望坛地区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望坛项目已列为北京市重点棚改项目。东城区委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及永外街道多次走访、征询意见。在意愿征询中,有98.51%的产权人、公房承租人同意对望坛棚户区进行改造,由此拉开了望坛棚户区改造的序幕。
东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征收工作将依法依规有序实施、阳光操作,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不当得利行为,实现望坛地区环境秩序显著改善、群众居住条件适当改善的工作目标。据悉,望坛棚户区改造指挥部也将于近期进驻项目现场开展工作,下一步望坛棚户区改造将制定征收补偿方案。
棚户区改造是什么意思?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2005年开始,在东北三省实施振兴战略中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东北最为庞大的安居工程,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让200多万居民全部迁入新居的。
截止2008年,包括棚户区在内有大约1.5亿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城市人民政府正在制定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划,我国将从2009年开始,对国内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垦及华侨农场中棚户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初步统计,2006年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超过1000万户。2012年,全国还将改造各类棚户区超过30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