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显示,我国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棉花产量分别为 683.6 万吨、 629.9 万吨、617.83 万吨,根据政策公布计算,新疆棉花生产量补贴上限为 547 万吨。据国家统计局1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年度新疆棉花产量408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50万吨左右,距离最高补贴上限139万吨左右。
2014 年直补以来国内棉花目标价格逐年下降,2017 年开始维持 18600 元/吨的价格三年不变,从降价到持平,对棉价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支撑。同时,鉴于目标价格止跌企稳和疆棉产量补贴上限,该政策出台后,市场纷纷猜测今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将会有所增加。不出所料,今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增加8.7%。
2、棉花产量止跌回升,新疆种植面积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棉花播种面积持续6年下降。2017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844.5万亩比2016年减少146.6千公顷,降幅4.3%,降幅明显较2016年缩小。分地区看,受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影响,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棉花播种面积比2016年增加157.9千公顷,涨幅8.7%;其他棉区受种植效益低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延续了大幅下降的趋势,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减少215.1千公顷,降幅24.3%;长江流域棉区减少97.0千公顷,降幅14.9%。我们预计,2018年内地棉花种植面积将会继续下降,而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将会继续增加,不过受新疆自然条件限制和今年新棉上市价格影响,增幅较为有限。
四、抛储如期进行,企业采购更加理性
3 月 6 日, 2017 年储备棉轮出开始,交易首日和次日均以 100%成交率结束。成交均价折 328 价格在首日录得最高 16640 元/吨。拍储第三日结束后,政策承诺兑现第四个交易日起挂牌量增加 2000 吨。尽管加量不多,但政策承诺的兑现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用棉企业对后期棉花资源的担忧,使其采购行为更加理性。用棉企业吸取了2016年抛储后期的“抢棉”经验,今年更加合理地安排储备棉的采购工作。
截至9月29日储备棉轮出结束,累计计划出库437.83万吨,累计出库成交322.36万吨,成交率为73.63%。成交量较去年增加57万吨左右,这主要源于储备棉价格较低,用棉企业增加了采购量。
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7年18号公告称,2018年储备棉的轮出工作将于2018年3月12日开始,暂定8月底结束。这一政策的公布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棉企业的用棉需求,有利于用棉企业合理安排棉花的采购计划。当然,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新棉的销售压力,预计在抛储之前,企业多随用随买策略,除非新棉价格走跌明显。
2017年储备棉抛储成交情况
五、需求温和向好
1、纱线产量缓慢增加,化纤替代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