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128B棉花价格指数与进口棉价格指数滑准税下价差波动区间为-791——1563元/吨;而去年10月份以前,两者价差一直呈倒挂走势,在去年10月中旬达到749元/吨的年内高点。3128B棉花价格指数与进口棉价格指数1%关税内价格差波动区间为20——3374元/吨;去年10月份之前,两者价差一直维持在1000元/吨以内运行。
2016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走势
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配额固定,基本维持在110万吨左右。国内外棉花价差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纱线进口量。
2、进口纱成本优势不再明显
国内外棉纱价差走势与国内外棉花价差走势基本一致:年初震荡走低至5月中旬后开始回升,9月中旬之后摆脱倒挂状态,在10月底达到420元/吨高位后再次回落。与去年相比,进口纱一样不具备成本优势。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纱线160万吨,比去年同期略增,较2015年同期大幅下降39.97万吨,降幅近20%。2015年,国内C32S纱线价格指数与C32S纱线进口价格指数的价差大部分时间在1000元/吨上方运行,最高甚至达到15000元/吨。而2016年和2017年,两者价差最高为500元/吨左右,甚至倒挂。
2015年以来,进口与国产C32S纱线价差走势
三、直补政策落定,种植面积增加
我国从2014/2015年实行棉花目标价格直补政策,经过前两个年度的“适应期”,国内棉市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与国际棉花价格的联动性也越来越强,而价差也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
1、目标价止跌企稳
今年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通知》,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通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三年一定;对新疆享受目标价格补贴的棉花数量进行上限管理,超出上限的不予补贴; 2017—2019 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 186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