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总收入增长放缓,但海外业务增长显著
特变电工 600089
研究机构:浙商证券 分析师:郑丹丹
投资要点
实施“走出去”战略获成效,输变电成套工程业务增长亮眼
公司2015年于国内输变电市场新签订单约22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变压器、线缆收入分别下滑5.11%、11.3%。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输变电成套工程业务同比增长70.8%至59.57亿元,对主营收入的贡献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至16.35%;但受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减少7.52个百分点至20.6%。截至2015年底,国际成套在手订单额近33亿美元,约合当前汇率下人民币213.5亿元,将支持该业务持续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国际业务将成为公司“十三五”期间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由电站建设向“电站集成商+运营商”转型升级
新能源产业及配套工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5%至88.46亿元。多晶硅产线实现超产;全年出售光伏电站310MW,成交金额27.42亿元。由于多晶硅生产用电量增加,外售电量减少,致电费收入同比减少7.74%至3.76亿元。
能源业务向煤电一体化模式发展,并将参与售电改革
公司煤炭产品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6.5%;受益规模效应发挥,毛利率同比增加10.34个百分点至34.9%。公司依托目前在建的2×350MW 热电联产项目、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 坑口电站项目,布局“煤炭-发电-售电”产业链,借助多业务协同优势,创造利润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于2016-2018年将实现当前股本下EPS 0.71元、0.84元、0.97元,对应12.8倍、10.8倍、9.42倍P/E,1.31倍、1.19倍、1.08倍P/B。
风险提示
业务发展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中恒电气
中恒电气:主营业务多点开花,定增助力能源互联网
中恒电气 002364
研究机构:长城国瑞证券 分析师:潘永乐
相关公告:
8月15月晚间,中恒电气发布2016年半年报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641.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819.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61%。业绩基本符合市场和我们的预期。
公告点评:
受益充电桩业务快速发展,电力操作电源强势增长。上半年电力操作电源系统营业收入约为1.48亿元,同比增长251.93%,基本与该板块去年全年收入持平。电力操作电源业绩的爆发主要由于公司在国网充换电设备招投标中连续两次中标:2015年10月中标金额为9258.24万,占比6.67%;2016年6月中标金额为5029.19万,占比5.91%。中恒电气基本稳定在民营企业中第一方阵,在最近两次招标中份额稳定,公司产品获得一定认可且具备一定价格竞争力;且该业务已纳入集团整体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与公司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对接形成云+端模式,有望给该业务注入新活力。
通信电源系统业绩下滑,电力信息化板块持续稳定增长。通信电源系统一直是公司最主要的收益来源,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在通信电源系统和高压直流电源系统(HVDC)等有着较为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尤其在直流电源技术方面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优势。上半年公司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下滑31.5%,主要由于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等2015年备货的存品尚未在本期确认收入。随着未来4G基站新一轮建设热潮,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及响应能力,有望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及成套电源系统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先者。 报告期内,公司的高压直流电源系统(HVDC)中标南方电网变电站照明数据采集与直流集中供电项目,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并具有示范效应。预计未来公司将不断依靠技术创新,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保持电力电子业务板块稳健增长。我们认为,HVDC相较于传统的不间断电源UPS节能效果明显,将逐步成为通信运营商机房新的供电模式,未来HVDC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定增助力能源互联网,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初成。报告期内,公司向实际控制人朱国锭在内不超10名对象,以16.22 元/股为发行底价,募资10 亿元用于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补充流动资金的定增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我们认为,此次定增表明了公司对于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坚定决心以及全面深入布局能源互联网核心增长极的长期战略。
上半年公司围绕能源互联网战略全面推进,将电力信息化、电力电子制造业务融入到能源互联网中,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中恒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公司目前的布局采用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全方位智慧用能服务,线上服务是基于能源网、物联网、互联网融合基础上搭建的中恒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线下以苏州普瑞为试点,提供高效的企业用电解决方案,通过与南都电源深度合作的形式签署用户侧储能电站,探索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促进公司战略的快速实施。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在充电桩市场发展加速、通信电源与HVDC稳步推进的行业前提假设下,公司2016-2017年的EPS分别为0.394元、0.580元,对应P/E分别为65.99倍、44.83倍。以目前储能设备行业48.08倍的P/E中位数来看,公司2016年的估值水平已较为均衡,进一步考虑到公司已经在能源互联网方面积极布局、未来显著收益能源互联网发展等因素,我们继续维持其“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充电桩中标低于预期;HVDC替代不达预期;能源互联网布局推进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