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以赴稳增长 央企实现“开门红”
专家指出,中央企业聚焦稳增长促发展,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在国资委“一利五率”指标考核、研究形成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等系列政策“组合拳”的部署下,央企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建设也将加力提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资金积极布局结构性机会 多只医药类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近期股票型ETF份额出现明显分化。近一个月内,医药类ETF份额大幅增加,多只医药类ETF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在此期间,食品饮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多只ETF产品份额也出现较大的增长,但科创50ETF等多只宽基指数ETF以及芯片、半导体等板块的ETF产品份额减少较多。
政策聚合发力 数字经济加快成长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上海、福建、武汉等地的数据集团加快组建,数字经济引领各地新基建项目落地生根,银河航天等独角兽企业正趁势加快产品研发……近期,新一轮政策利好频出、聚合发力,数字经济正成长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专家认为,我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呈现出创新活跃、数据驱动、快速增长、引领发展等特点,在政策支持下,人才、资金、数据等各类要素将加速向数字经济领域集聚,数字经济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密集上报新产品 公募大力掘金央企国企
公募基金正密集上报新产品,以分享央国企投资机遇。仅3月以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逾10家基金公司相继上报央国企相关基金,涵盖被动指数型基金以及主动权益类基金。部分基金公司更是意图打造央国企特色产品线,试图以多元化的布局全方面把握投资机会。
年报问询精准“排雷” 监管层紧盯三大疑点
从问询关注点来看:首先,业绩波动较大、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的被监管方面重点关注;其次,大额商誉减值的合理性、谨慎性亦是监管追问的焦点;此外,董事的弃权票、意外的高分红等诸多年报中的异常信息也难逃监管视野。
A股分拆上市渐掀高潮 近百家公司正在推进21家已获成功
自2019年相关规则发布后,分拆上市便逐步升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累计已有近12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分拆子公司上市,其中,已有21家“A拆A”成功上市,近百家正在推进中。随着市场环境逐步成熟,A股分拆上市有望继续升温,并成为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资源配置、资产重组的重要手段。
延续稳健基调 4月MLF小幅加量续作
4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17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由于一季度经济呈现修复向好态势,信贷需求较为旺盛,普遍观点认为央行短期内降低MLF利率的迫切性并不高。4月MLF利率不变,也意味着当月新一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基础未发生改变。
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升温 改革化险仍是重中之重
4月份以来,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在内的多个省、自治区政府披露了关于中小银行专项债相关工作的细节信息。报告称,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32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推算,2022年全年中小银行专项债仅发行630亿元,剩余2570亿元或在2023年发行。
国企成并购市场主力军 后续专业化整合空间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