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大盘分析 > 正文
1月信贷迎开门红 江浙沪25市金融成绩单
2023-2-15 9:07:39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下,1月信贷迎来“开门红”。

2月11日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截至1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2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人民币贷款余额21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浙沪各地经济运行情况与央行金融数据陆续发布,包括地级市与直辖市在内的江浙沪25座城市的金融“成绩单”也随之出炉。

各地存贷余额的变化,往往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与信贷资金的流向。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局、央行发布的各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余额、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等数据,梳理了截至2022年12月末江苏省13个地级市、浙江省11个地级市以及上海市共计25座城市的金融数据。

存贷款规模是核心经济指标,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据统计,在江浙沪25座城市中,共有12座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超过一万亿,依次分别为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无锡、温州、嘉兴、绍兴、常州、台州、金华。其中浙江占据7席,江苏占据4席。江苏省盐城市与徐州市是距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万亿俱乐部”最近的两座城市,2022年末盐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917.0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9607.9亿元;徐州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0553.62亿元,已超过万亿,但贷款余额为9338.85亿元。

在关注存贷款余额的同时,存贷比这一指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当地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程度。

存贷比即贷款总额除以存款总额的比值。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存款需要付出资金成本,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存贷比提高有利于机构盈利能力的提升。然而,信贷扩张过度、存贷比过高则会引发信用风险。2015年之前《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将“存贷比不得超过75%”这一规定删除,信贷投放流动性进一步提升。

对于城市而言,过低的存贷比意味着存款余额远超放贷规模,信贷资金可能未能充分流向实体经济,过高的存贷比则意味着当地金融机构可能存在信贷扩张过度的情况。

在近年来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要求下,多地提出“优化存贷比”,存贷比普遍出现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19.1万亿元,存贷比为80.92%。到今年1月末,我国存贷比达到97.75%,较2022年末增加了16.8个百分点。

江浙沪25城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末除上海之外的24座城市存贷比均超过全国,信贷有力服务了实体经济。其中,连云港、舟山、湖州、淮安、镇江、宁波、嘉兴、衢州、苏州存贷比超过1,分别为115.07%、111.88%、111.39%、110.71%、106.29%、105.38%、104.65%、102.79%、101.68%。

在上述存贷比超过1的城市中,仅宁波与苏州辖区内有上市银行。

相关内容:
拓宽融资渠道力挺民企上市近年来,民营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长。市场预期,全面注册制改...
2023-2-15 8:47:39
2月13日,ChatGPT获得资金回流,多只概念股反抽,股价创下近期高点,市场资金参与热情不减...
2023-2-14 13:41:26
酱酒消费市场扩大催生酱酒企业提前布局,河南、山东、广东等地酱酒份额持续攀升。国家统...
2023-2-14 13:39:04
近期,欧美等发达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知名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
2023-2-14 10:39:43
中金公司2月14日在研报中表示,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空气源热泵出口额64亿元,同...
2023-2-14 10:36:05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