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五氧化二钒均价为14.4万元/吨,较年初上涨近14%。相关资深行业人士表示,春节后,仅10天时间,钒价已连续提涨5轮,行业紧缺正进入常态化。
点评:钒属于小金属,供给弹性相对较弱。未来几年扩产量有限,预计2025年五氧化二钒目前下游需求主要集中于钢铁,钛合金等传统行业,钒电池等新兴产业在钒需求结构中占比较小,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按照1GW钒电池大约需要使用1万吨的五氧化二钒来估算,到2025年,钒电池将占我国钒产量的15%左右。随着钒电池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钒将有望转变为能源金属。
钒钛股份:2022年有约5000吨左右的钒产品直接应用于储能领域,根据公司与大连融科签订的合作协议,若交易得以全部顺利执行,2023年预计将有8000吨左右的钒产品应用于储能,公司2023年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钒产品占比将接近20%。
河钢股份:钒产品年产能2.2万吨,拥有生产钒电解液用高纯氧化钒、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技术,并已建成1000吨/年高纯钒产线、1000吨/年钒电解液产线。产品质量得到国内外顶级钒电池厂家的认证,并应用于5KW+5kw/20kwh光伏-钒储能系统。
汕尾已实现共计1.4GW海风项目(汕尾后湖、甲子一、甲子二)全容量并网,新增推进红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规划建设,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成为粤东地区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十四五期间规划34.35GW的海上风电场址,将打造汕尾千万级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再造一个“海上三峡”。
点评:未来海上风电将从近海走向深海,风能资源将更加丰富,风电机组大型化的趋势亦将延续。沿海各省市海上风电招标工作顺利推进,项目不断落地,海上风电企业的业绩有望得到释放。长江证券分析认为,海风招标的高景气将为2023年装机高增奠定基础,预计2023年海风装机10GW以上,同比翻倍增长。2023年1月海风招标达1.8GW,规模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有望奠定今年海风的高景气延续。
明阳智能:主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公司在国内陆上和海上风电发展均已处于龙头地位,产品包括单机功率覆盖1.5-6.XMW系列陆上型风机、3-11MW系列海上型风机;
天顺风能:主营产品为1.5MW及以上功率风机的风塔,是Vestas、GE等全球大型风电整机厂商和国内领先风电投资商的风塔供货商,是国内唯一同时获得Vestas和GE全球风塔合格供应商资格的公司,2023年底预计形成塔筒产能120万吨/年,拥有超20条叶片生产线,风电场运营业务储备资源接近3GW。
2023年伊始,多家电池企业高调宣布扩产大圆柱电池,4大项目合计规划产能达到121GWh.其中,1月28日,比克电池签约常州,拟投资130亿元建设30GWh大圆柱电池产线及国际化研发中心。1月18日,亿纬锂能与曲靖市政府重新签约,将投资项目调整为投资55亿建设年产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还有埃克森新能源130亿投建30GWh、航天锂电260亿投建50GWh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