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ChatGPT获得资金回流,多只概念股反抽,股价创下近期高点,市场资金参与热情不减。ChatGPT指数近一个月累计上涨超过50%,排名全市场第一,相关主题基金净值纷纷大涨,年内涨幅超过20%。
ChatGPT爆火出圈,除了二级市场的炒作,以大模型、大数据、高算力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被推向前台,引发市场关注,地方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陆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北京将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2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对外正式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北京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工智能算力发展排名全国第一。如智源“悟道2.0”,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模型,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百度“文心”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2600亿,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单体模型。
据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持续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供给。
近期,ChatGPT成为市场热点,点燃A股市场资金热情。
ChatGPT相关概念股表现持续活跃。在上周五出现放量分歧后,ChatGPT板块再次获得资金回流,2月13日,ChatGPT指数上涨1.41%,近一个月以来累计上涨超过50%,涨幅排名全市场第一。
ChatGPT概念仍是当前市场的核心题材,如拓尔思、昆仑万维涨超14%,鸿博股份5连板,天娱数科、博彦科技反包涨停,而涨幅最高的龙头海天瑞声当日再涨超9%。
全年来看,ChatGPT概念股霸屏今年A股涨幅榜,如海天瑞声年内上涨233.05%,云从科技-UW、汉王科技、拓尔思等多只个股年内涨幅翻倍。
与其他主题炒作昙花一现不同,ChatGPT板块内部依旧保持较高资金活跃度,这是因为ChatGPT不仅仅被看作是简单的新一代聊天机器人,它的出现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甚至代表着人工智能革命性的转折点,对人工智能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带来重大变革。
不过,在经历反复拉锯战后,ChatGPT板块内部分歧开始加剧,如赛为智能、慧博云通、科大国创等股价开始走弱。
与此同时,监管也在加强对市场投机的监管力度,比如向鸿博股份、汉王科技、海天瑞声、云从科技等下发监管工作函。此外,福能东方、东土科技、奥普特等不少上市公司表示不涉及ChatGPT相关业务。
也有不少投资人士认为,ChatGPT本轮主升行情或已接近尾声。
在公募基金市场,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布局发行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相关主题基金,受相关个股股价大涨,此类行业主题基金净值持续上涨,表现显著强于市场指数。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云计算50ETF、易方达基金云计算ETF、招商基金云计算ETF、华夏基金大数据50ETF、富国基金大数据ETF、鹏华基金大数据ETF等年内涨幅均超20%。
除了指数型基金,一些提前布局信息产业的主动型基金收获意外之喜,占据公募基金净值涨幅前列,如2023年基金涨幅排名第一的国新国证新锐第四大重仓股是海天瑞声,该股是ChatGPT概念股,年内涨幅A股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