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酱酒消费市场扩大催生酱酒企业提前布局,河南、山东、广东等地酱酒份额持续攀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全国白酒累计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滑5.6%。这是2017年以来全国白酒连续第六年下跌。
但以酱酒为主力的贵州白酒行业最近却传出“喜报”。2月10日报道称,2023贵州白酒发展趋势论坛传出消息,2022年贵州白酒实现产量约45万千升,同比上涨两成。贵州白酒产量连续两年逆势上涨。
2月6日,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在迎新年会上也发布报告称,2022年贵州白酒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绝对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酱酒在全国白酒消费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应对不断增长的酱酒消费,各家酱酒企业已提前储备五年后的产能。
在2016年达峰后,全国白酒整体产量就走上了下坡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产量为1358万千升,2017年为1198万千升,2018年为871万千升,2019年为786万千升,2020年为741万千升。2021年715.6万千升。
到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为671万千升,首次跌破700万千升,仅有巅峰时期的49%左右。这当中四川依旧占到一半以上——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白酒产量为348万千升。
不过在2月初的贵州白酒发展趋势论坛上,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轮值会长、贵州醇酒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伟在《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贵州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披露,2022年贵州白酒实现产量约45万千升,同比上涨两成多。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白酒产量达26.6万千升,2021年为34.8万千升。
由此看出,贵州白酒产量连续两年逆势上涨。
白酒是贵州的优势资源产业,2021年,时任贵州省副省长陶长海曾介绍,“十三五”期间,贵州白酒产业年均增速达到了12.7%,白酒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贵州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30%,成为贵州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
进入“十四五”后,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酱香白酒产业在贵州被调整为十大工业产业之首。2022年,贵州的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6%。
1月13日,在贵州省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表示,贵州继续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加快重点酒企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大型企业,今年白酒产业增加值要增长10%以上。
从中长期来看,《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白酒产量达到60万千升,白酒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在《贵州省“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中,2025年白酒产业的总产值目标被进一步调高为3000亿元。
贵州的白酒生产以酱酒为主力。在行业人士看来,近年酱酒在全国白酒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权图酱酒工作室负责人、贵州权图精选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权图观察到,不但传统的贵州、山东、河南、北京、广东等酱酒主销市场如此,长三角市场,乃至四川、安徽、湖北等传统浓香市场的酱酒消费人群也是在扩大之中。
朱伟在相关报告中说,截至2021年,河南、广东、山东等消费市场中酱酒占比已提升到50%、41%和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