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执法震慑 “零容忍”靶向发力
专家认为,为全面注册制保驾护航,资本市场法治体系有望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加大。合力构建“大投保”格局预期下,投资者民事救济和纠纷解决渠道有望进一步畅通。
补充银行中长端流动性 2月MLF有望超额续做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近期再度进入净回笼状态。2月13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040亿元。专家表示,当前央行在数量端调控空间相对充分。在稳增长目标下,央行有望超额续做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补充商业银行中长端流动性。
适应全面注册制改革需要 中证协拟统一各板块网下打新管理规则
记者2月13日获悉,为适应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需要,优化网下发行生态,中国证券业协会研究制定了《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分类评价和管理指引》等自律规则,对各板块网下投资者的注册、分类评价和自律措施实行科学统一管理,并于近期征求行业意见。
四条主线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围绕九部分提出33条举措,上海证券报据此梳理出四条政策主线。主线一: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主线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线三: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主线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指标折射经济发展新动能稳步增强
重大项目投资瞄准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实现“开门红”,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今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亮点颇多,从多项“质量”指标可窥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势头向好。
华为参建北京昇腾AI计算中心 助力类ChatGPT大模型建设
ChatGPT搅动了人工智能(AI)的一池春水,涟漪还在继续扩散。继众多互联网企业蜂拥跟随之后,地方政府也迈出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新步伐。在2月13日举行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市提出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
高频数据“开门红”刷屏 经济复苏信号持续增强
近期公布的1月物价、金融、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等多项数据走势明显改善,经济实现“开门红”。高频数据进一步表明,在需求稳步恢复的基础上,生产端的回暖也在加速。分析认为,尽管许多高频指标仍然低于疫前水平,但已出现持续回升势头。
今年一号文件剑指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依然是聚焦三农问题,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连续三年文件题目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有了和美乡村的提法,替代之前的美丽乡村。而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提法,则意味着转基因粮食作物有可能在今年推开。
国家能源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达520万台左右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梁昌新表示,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充电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继续高速增长,有效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达到52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近100%。
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呼声高涨 专家建言可分档采取优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