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2家稀土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或快报,除包钢股份外,全部预喜。业内人士表示,稀土价格的政策底已明确,2023年国内稀土指标增速或放缓。在供应格局持续优化和需求有望迎来全面复苏的背景下,稀土价格上行通道或已开启。
按净利润预增幅度上限统计,中科三环位居第一,同比预增62.96%-138.17%;中国稀土位居第二,预计盈利3.62亿元-4.62亿元,同比增长85.01%-136.19%;英洛华位居第三,同比预增65%-105%。
需求向好,价格上涨是多数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稀土表示,报告期内,部分稀土商品的市场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幅度较大,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销售毛利率及整体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上升。
中科三环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紧抓住产品需求变化,努力开拓市场;公司产品价格同比有所提高,使得公司营业收入有明显提高。同时,公司继续优化经营管理,加强原材料集中采购,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所提升。此外,人民币贬值使得公司汇兑收益有所增加。
铂科新材预计2022年盈利1.85亿元-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82%-66.29%。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下游高景气行业的高速发展,金属软磁材料需求旺盛,公司积极扩充和布局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公司主营业务高速增长。
厦门钨业1月19日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公司表示,2022年度,稀土产业下游需求向好,稀土产品价格整体上涨,公司稀土业务盈利继续提升,主要深加工产品磁性材料实现销量约6495吨,同比实现小幅增长。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35亿元,同比增长27.70%;实现利润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38.58%。
经过稀土集团的两轮整合和打击非法稀土产业链常态化,国内稀土供应格局持续优化,供给可控能力显著提升。
2014年,国内开启了第一轮稀土集团整合,“1+5”模式的六大稀土集团诞生。即北方“1”以包钢集团(旗下包钢股份、北方稀土)组建成立北方稀土集团,南方“5”分别以央企五矿集团、中铝集团(中国稀有稀土)和地方国企广东稀土(广晟有色)、南方稀土(赣州稀土、江西铜业、江钨控股集团)、厦门钨业组建稀土集团,并于2015年起陆续完成验收工作。2016年12月27日,六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全部完成,大集团主导我国稀土产业的格局基本形成。
2021年末,第二轮稀土集团整合开始,六大稀土集团进一步整合成四大稀土集团,国内稀土供应格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业内人士表示,从稀土资源储量掌控情况来看,轻稀土基本已经形成北方稀土集团为主,中国稀土集团为辅的资源格局,2021年北方稀土集团掌控国内轻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比例达到92%,中国稀土集团占比8%;重稀土基本已经形成中国稀土集团为主,广东稀土集团为辅的资源格局,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掌控国内重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比例达到90%,广东稀土集团占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