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指数编制方案出炉两个月后,11月4日晚间,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公布北证50成分指数(以下简称“北证50”)样本股名单,并宣布将于2022年11月21日发布实时行情,以反映市场整体运行情况,提供投资标的和业绩比较基准。
在开市运行将满一周年之际,首只市场指数如期落地,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反映了近一年以来,北交所相关规则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在资产、资金端实现平稳发展。指数的推出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并发挥参考标杆作用,推动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中小企业长期向好发展。
“北证50的问世,使得市场首次有了可以观察和衡量北交所整体走势的重要宽基指数,对于投资北交所的资金而言,有了更为明确的参考基准。随着公募基金等机构积极开发和布局北交所相关指数基金,北交所ETF市场发展壮大,也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工具。”开源证券表示,同时,这也意味着整个市场已经逐步走进更加成熟的状态,北交所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按照此前公布的指数编制方案,北证50样本股的上市时间需超过6个月,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市场前5名且发行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除外。
北交所对样本空间内的证券按照过去6个月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20%的证券;对剩余证券按照过去6个月的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构成首发样本股,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
具体而言,北证50首发样本股总市值占比71%,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支出占比均超65%;覆盖16个细分领域,其中,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领域数量居前,汽车、电子、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等领域均有涉及;前5大权重股分别为吉林碳谷、连城数控、贝特瑞、颖泰生物、诺思兰德。
2022年前三季度,样本股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5.4%,研发强度4.7%,积累发明专利近千项;依托持续稳定的创新投入,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7.5%、29.9%。此外,据统计,北证50样本股中,工信部发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数量达17家。
在聚焦头部企业的同时,为及时反映北交所股票的整体行情,北证50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分级靠档赋予权重因子,对单一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前五大样本股权重之和不超过40%,以防止指数受个别证券影响过大,提高指数的抗操纵性。
北京南山表示,北证50为市场提供了一份“晴雨表”和成长参考指标,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成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北交所市场的实时动态和未来走势。
“另外,投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匹配,而指数投资是较为可行的投资方式,既能降低参与投资者直接参与北交所交易的风险,也能享受到企业创新红利。”诸海滨表示。
按照惯例,指数上线的前一个交易日,行情商会发布指数历史走势图。这意味着,11月18日,市场便能看到从指数基期(2022年4月29日)以来北证50指数的历史演习走势图。
4月底以来,受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球资本市场均出现大幅波动,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记者了解到,在此背景下,北证50也在合理区间内出现波动。分析人士表示,这属于正常现象,北交所市场已平稳运行近一年时间,北证50的表征性比较客观,目前距离指数正式发布还有两周时间,市场对指数表现应客观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