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及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多个配套政策陆续被推出。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落地,将补齐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关乎国计民生的个人养老金已经从‘有没有’的时代迈向‘强不强’的阶段。”招商基金相关人员对第一财经表示。
作为第三支柱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养老目标基金近年来持续扩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现存的养老目标基金有200只左右,合计规模达近千亿元。与此同时,还有二十余只养老目标FOF正在发行或等待发行中。
11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同日,证监会也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公募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的制度安排。
《暂行规定》主要对三方面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一是明确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标准要求,并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职责做出规定;三是明确基金销售机构的展业条件要求,并对基金销售机构信息提示、账户服务、宣传推介、适当性管理、投资者教育等职责做出规定。
通过对比证监会曾于6月24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记者发现《暂行规定》对养老目标基金的准入门槛进行了调整,从“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改为“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
门槛的拓宽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公募产品参与其中,投资者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未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条件的成熟,将会有更多其他类型的公募基金纳入投资范围,这也将为个人养老金投资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广发基金对记者表示。
据此前多家券商测算,未来10年个人养老金累计缴费规模可达2.5万亿元左右,其中公募基金投资比较大,在乐观、中性、悲观情形下,公募基金占比分别为90%、70%、50%。那么,目前市场中有哪些基金产品符合条件?第一财经记者结合《暂行规定》的标准,进行了初步计算。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满足“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共有116只,满足“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则有97只,去掉重复产品后,共计有142只养老目标基金符合规模门槛,合计规模为927亿元。
上述规模“达标”养老目标基金,共分布在46家基金公司中,有9家公司有5只及以上数量的产品。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华夏基金,有9只;汇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则分别有8只,嘉实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分别有7只。
记者注意到,在证监会发布《暂行规定》的同一天,即11月4日,还有15只养老目标FOF集中获批。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显示,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永赢基金、英大基金、兴全基金、天弘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等13家公司旗下的14只养老目标持有期FOF产品获得了准予注册的批复。
此外,证监会还公布了关于准予招商中证全球中国教育主题(QDII)变更注册的批复,该基金将变更注册为招商乐颐和惠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