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获悉,日前,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兴业证券、东吴证券、浙商证券等6家券商新获科创板做市商资格,至此,已获得做市商资格的券商扩容至14家。
市场人士指出,科创板引入做市商的混合交易制度,是我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的一大创新。做市商的引入不仅能提高股票的流动性、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还为其他板块引入做市商制度打下基础。
截至2022年9月30日,科创板市场已有473家上市公司,市值接近6万亿元,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实体经济、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板块。科创板三年来的成功实践,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多维度的创新成果,在政策与制度建设层面愈加完善。
做市制度是科创板对A股制度创新的又一次重要探索。2020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陆家嘴论坛中表态“推进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首次提出在科创板股票中引入做市商制度。
此后,中国证监会于2022年5月12日发布了《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正式开启了科创板股票做市机制的准备工作。
2022年7月15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8号——科创板股票做市》,明确了做市服务申请与终止、做市商权利与义务、做市商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对科创板做市交易业务作出更加具体细化的交易和监管安排。
9月16日,证监会批复了首批8家券商的科创板做市商资格,分别是申万宏源、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财通证券、国信证券和国金证券。加上最新获批的6家券商,科创板做市商已经增加至14家。
科创板做市制度的铺开,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长期来看,做市商制度为股票市场带来稳定的股价与充足的流动性,能够为上市公司回购、股东增减持、股权激励计划等实施提供便利,优化公司市值管理效果、间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对于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信证券有关负责人表示。
浙商证券表示:“科创板引入做市商的混合交易制度,是我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的一大创新。做市商的引入不仅能提高股票的流动性、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还为其他板块引入做市商制度打下基础。”
吴承根表示,科创板一直以来都是A股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引入混合做市制度,为A股市场引入新制度进行试点。虽然目前A股市场总体上并不缺少流动性,但由于A股市场规模的快速壮大,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800家,做市业务可以很好的进行流动性补充。
在海外市场,个股做市制度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欧美主流交易所普遍采用包含做市商机制的混合交易机制。例如,纽交所(NYSE)及纳斯达克(NASDAQ)采取quote-driven的做市商机制和order-driven的限价指令簿制度相结合的混合交易机制。欧洲的伦敦交易所和泛欧证交所最初仅采取order-driven的交易机制,之后为了促进流动性,交易所引入做市商机制,形成了目前的混合交易机制。实践证明,该种交易机制更有利于活跃市场,提高流动性,为投资者带来更优的交易体验。
而科创板做市制度的推进,有望为科创板的建设发展带来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