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超亿元级别的员工持股计划不断增加,同时以低价,甚至零元实施的案例也不少,引发市场和监管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2日)共有222家上市公司发布228份员工持股计划(以预案发布日为统计口径),相比去年同期的176份,增长26%。从计划持股金额看,今年公布的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超过361亿元;其中已实施的员工持股实际金额也超过245亿元。从股份来源看,多数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来源为上市公司回购。
员工持股计划是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照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分析人士认为,员工持股主要目的为增加员工福利,提高员工忠诚度,将员工利益与公司未来发展进行绑定。
最新一家推出近4亿元规模员工持股计划的是芯片龙头企业韦尔股份。10月10日韦尔股份披露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以2022年10月10日公司股票收盘价74.89元/股测算,该员工持股计划所能购买和持有的标的股份数量上限为534.12万股,最高不超过公司现有股本总额的0.45%,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其中员工自筹资金不超过2亿元,拟通过融资融券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实现融资资金与自筹资金的比例不超过1:1,即金融机构融资金额不超过2亿元。
配合员工持股计划实施,韦尔股份拟以总额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资金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来共有222家公司发布228份员工持股计划,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6%。其中,140家公司推出的142份员工持股计划在年内已实施完成,另有百余份计划目前正处于股东大会审议或董事会预案阶段。
从员工持股金额看,今年以来的200多份员工持股计划中,有61家公司计划持股金额超过亿元。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智飞生物、通威股份计划持股金额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73.8亿元、32.6亿元、32亿元和28亿元。从实际成交金额看,25家公司成交金额超亿元,恒力石化、通威股份、智飞生物实际成交金额居前,且均超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恒力石化、东方盛虹在内,多家推出大额计划的上市公司均已实施多期员工持股计划。以恒力石化为例,其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公司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股票购买,通过受让公司回购的股票以及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股票2.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4%,实际成交金额约为68.38亿元。
尚未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格力电器的计划金额最大,达到15.5亿元。格力电器5月披露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此前回购的股份,持股规模不超过9472.8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6%,整体持股规模不超过15.5亿元,持股计划覆盖超过1.2万名员工。
从拟持股数量观察,丽珠集团、宏润建设、大洋生物、辉煌科技等7家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拟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较高,均超过4%。
从股份来源看,多数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来源为上市公司回购。今年以来222家公司发布的228份员工持股计划中,162份计划的股份来源为上市公司回购,占比达70%以上。
资金来源上,除最常见的员工薪酬和自筹资金外,也有部分公司选择“向第三方融资”的渠道,如恒力石化、通威股份等;部分公司资金来源为净利润提取的奖励金,如海尔智家、TCL科技;还有部分资金来源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借款,如东阳光、骏亚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