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初,A股加速下跌,风格急转,私募八大策略中,仅管理期货策略获取正收益。股票策略收益率均值为-10.37%,其子策略中,主观多头、量化多头分别下跌10.63%、9.26%,引发市场对主观股票多头百亿私募管理能力、量化私募超额收益获取能力的质疑。私募行业资管规模也出现了自2019年11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新财富统计朝阳永续私募数据库中43120只主观多头产品的业绩发现,近一个月以来,百亿私募收益率仍居第一,且拉长时间看,百亿私募相比其他规模私募,业绩获胜概率更高。从2022年机构调研情况看,最受百亿私募关注的股票为“医械茅”迈瑞医疗(300760),似乎显示其投资回归优质龙头等核心资产。百亿私募对大盘成长股仍最为关注,但对价值股的关注度显著提高。
此外,观察量化私募产品的表现可见,2022年至今,173只沪深300量化指增产品、1430只中证500指增产品、235只中证1000指增产品仍获得正超额收益,收益率分别为3.26%、4.98%、7.56%。值得注意的是,中证500指增产品的超额收益均值由2019年的8.35%下降至2022年的4.98%,显示量化私募策略亟待升级。
2022年1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国内多地疫情散点爆发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扰动,A股出现明显调整,上证指数最低触及3023.3点。
3月16日金融委会议召开,在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强与海外资本市场沟通合作、规范行业变革等市场关切的问题上释放了积极信号,市场企稳回升。整体看,2022年1月1日至4月9日,上证指数由3639点下降至3251点,降幅10.66%。
据海通证券统计,过去20年里,A股春季行情从未缺席,背后的原因源自于岁末年初往往是重大会议召开的时间窗口,同时,11月到3月A股基本面数据披露少,且年初资金利率通常有所回落,开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对更高。
目前来看,在稳增长政策、不断释放的宽松货币政策下,2022年的A股跨年行情并未到来,超出市场预期。
这一态势下,投资者进入避险模式,更加注重低估值的安全边际,并普遍关心A股风格是否从成长切换至价值。
数据显示,2021年,大盘成长指数上涨0.29%,大盘价值指数却收跌8.29%,小盘成长上涨23.63%,小盘价值上涨20.51%。同时,代表龙头价值股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10.06%、5.2%,而标的更广泛的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15.58%、20.52%。可以发现,2021年成长股、小盘股走势明显占优。
2022年A股的下跌,使得股市、基金大跌频上热搜。作为二级市场重要的参与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也受大势影响。加之A股由成长切换至价值风格,使得近两年青睐新能源、医药等成长股的私募更为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