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市场化催生新增长极 资管第三方业务突破万亿
2022-4-14 9:30:48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被视作资管机构“试金石”的第三方业务,愈发受到保险资管重视,并获得快速发展。

据统计,有数据可查的国寿资产、平安资管、太保资产、泰康资产等四家保险资管机构,2021年末第三方业务规模合计接近2.9万亿元,一年时间增长近6000亿元,增幅超25%;若加上人保资产,这五大保险资管的第三方业务规模则已超过3万亿元。

上市险企为主的大型保险机构,近年都会主动披露第三方业务的管理情况,其受重视程度由此可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人保集团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为6211.87亿元,较年初增长33.6%;平安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达4.05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5120.72亿元,较年初增长32.7%;太保资产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为2671.2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5%。

此外,国寿资产官网披露,其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4.4万亿元,第三方资产总规模超5000亿元;泰康资产官网披露,2021年年末公司受托管理规模超2.7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规模超1.6万亿元(含养老金管理规模6400亿元)。

一些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的第三方业务则发展得更为突出,如华泰资产、民生通惠资产、光大永明资产等。记者了解到,2021年年末,华泰资产的管理规模超5100亿元,其中华泰保险体系外的第三方业务约占到90%。

“第三方业务是检验保险资管全方面能力的试金石,是保险资管真正从内部受托走向市场化的重要标志。计划未来3~5年,公司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占比能够有较大幅度提升,努力争取超越内部受托规模。”一家大型保险资管负责人此前曾表示。

平安资管表示,公司从2006年开始做第三方业务,一直是逐年稳步增长的状态,目前的第三方客户包括银行、保险、大中型企业、海外机构等。从比例上来看,目前第三方业务占比是百分之十几,长远目标是逐步提高这一比例,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保险背景资管公司第三方业务占比已超过一半。

国寿资产提出,希望“双极增长,构建公司多元协调发展新格局”,即牢牢把握资管行业黄金发展机遇期,坚持一方业务和三方业务并重,大力培育做大做强三方业务新增长极。

保险资管发展第三方业务的形式比较多元,有专户管理、资管产品、资产证券化、养老金产品等。其中,组合类资管产品成为近年各家机构发展三方业务的最重要抓手,其设立数量和规模呈现快速增长。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管理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余额为3.2万亿元,主要投向债券、股票等。而中保登此前披露,2020年年末,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净资产规模达2.14万亿元,同比增长71.21%。这意味着,2021年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的规模增幅最少也在50%左右。

从数量来看,目前暂未有2021年全年数据,但据中保登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数据,行业累计完成组合类产品登记336只,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211只、权益类产品72只、混合类产品53只。

另据统计,去年上半年,组合类产品登记量居前的机构是中意资产、泰康资产、华泰资产,登记产品数量接近或超过30只;阳光资产、百年保险资管、民生通惠资产、光大永明资产、人保资产、新华资产等登记数量也较多,均为20只左右。

相关内容:
今年上市的新股破发比例创十年新高。97只次新股中有52只股破发,破发比例接近54%。如果...
2022-4-14 9:22:13
刘格菘、侯昊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纷纷选择在今年大手笔分红。其中,刘格菘管理...
2022-4-14 9:15:09
今年3月以来,房地产板块走出独立行情,重仓房地产股的基金净值持续走高。有迹象显示,在...
2022-4-14 9:12:21
4月16日,南京银行将率先披露2022年一季报,成为沪深两市42家上市银行交上的首份2022年一...
2022-4-14 9:07:08
加大出口退税力度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2022-4-14 8:42:27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20014020号-1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