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波动加大,以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逆市走强,逐步演绎成为市场主线。
展望后市,机构人士表示,在市场风格转换过程中,低估值板块仍是当前最优选择,短期有望继续走强。与此同时,逐步调整到位的成长股也开始显现布局价值。后市风格拉锯的概率较大,市场或呈现价值与成长双主线并进的局面。
2月14日,低估值品种显著调整。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建筑材料、房地产、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与之对应的是,CRO、锂矿等赛道股迎来反弹,药明康德、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等龙头股显著上涨。
这是否预示低估值板块行情将告一段落?多家机构认为,低估值板块仍是当前最优选择,有望继续走强。
首先,“稳增长”投资逻辑不断强化。华安证券策略团队表示,新冠治疗药物获批相当于在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份保险和保障。这无疑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
其次,低估值品种的估值有修复空间。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表示,以申万高市盈率指数与低市盈率指数的比值来观察,过去5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7年-2020年,低市盈率相对占优;2020年至今,高市盈率相对占优。从均值回归的角度上看,低估值品种的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最后,历史经验显示,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与信用环境更相关。在“宽信用”的环境下,这些板块估值将持续修复。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在历次“稳增长”过程中,社融数据都是影响市场预期的重要信号。1月社融放出“天量”,将进一步坚定市场信心。类似于2014年7月,在6月社融数据公布并超出预期后,金融、地产、有色等板块带动市场上涨。
近两个月A股持续震荡调整,在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调整幅度最大,成长风格显著受挫。
“从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上来看,当前创业板指调整已较为充分。”陈梦洁表示,创业板大幅调整的主要诱因是,在全球资本流动加速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海外资产的不确定性担忧持续上升。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A股市场的独立性正在增强,海外市场波动仅是扰动因素,并非主导因素。近期创业板指的调整已充分消化了高估值因素,目前估值已回落至近5年的均值水平。
从历史上看,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馨元认为,当下市场风格拉锯的概率较大,或出现价值与成长双主线并进的局面。
“去年四季度以来,稳增长主线与成长板块股价走势的剪刀差持续扩大。以史为鉴,流动性变化并非是新风格确立的充分条件,业绩剪刀差显著反转是必要条件,但目前并不具备。”张馨元表示。
中银证券认为,长期看,在业绩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对于投资者来说,科技成长股的左侧布局机会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