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领域正成为市场最热门的赛道,不过,科技股鱼龙混杂、技术快速迭代、行业竞争格局复杂,能在此掘金并获得不俗收益的基金经理并不多。博时基金肖瑞瑾正是其中一位,他从复旦毕业即加入博时基金,历时5年成长为基金经理,以亮眼的业绩引起关注。
博时回报灵活配置是肖瑞瑾管理的第一只基金,Wind数据显示,从2017年8月14日至2021年7月19日,其任职回报达175.52%,近3年回报139.63%。此外,他在管的博时科技创新、博时科创板三年定开以及博时创业板两年定开等产品也表现不俗。
肖瑞瑾认为,当前市场风格已切换到科技成长,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市场的主线,上市两年的科创板有望迎来牛市行情。
“我的投资框架可以概况为‘产业引领投资’,所有投资一定要从产业视角出发。”肖瑞瑾强调,产业与投资是两个不同领域,产业信息对于投资有引领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作为投资人,应当以更加广阔的视角,从产业链的层面,通过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对产业信息做分类、聚集、研判,从而得出投资结论。
究竟如何有效处理产业信息从而引领投资?肖瑞瑾考察三个维度: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格局和行业空间的外延性。
对于产业生命周期,肖瑞瑾解释,根据企业所处产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对企业进行生命周期的界定。处在产业生命周期早期的企业,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市场估值会更高,而处在成熟期或衰败期的企业就难以享受到较高的估值。
产业竞争格局是指研究产业所处的行业准入门槛、竞争强度和企业竞争优势,同时,也要区分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依靠行政性壁垒、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会有阶段性的出色表现,一旦行政壁垒被打破,企业竞争力也会急转直下,对这样的企业,我们会相对谨慎。”肖瑞瑾认为,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来源是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持续投入,核心是持续的技术创新。
对于行业空间的外延性,肖瑞瑾分析,优秀企业的商业空间可以实现从产品向服务的跃迁。这种跃迁也是企业的第二成长曲线,即市场空间外延性。例如,生产智能手机的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不是来自手机产品,更多是来自手机应用商店的增值服务。
肖瑞瑾的投资带有自下而上色彩,他认为最优的投资方式是以研究阿尔法为主、以贝塔为辅,这样,在行业景气度好的时候能同时赚到阿尔法和贝塔收益,而在行业景气度差的时候,也能因为阿尔法的增长减少回撤。
肖瑞瑾不推崇行业景气度投资。行业景气度投资依赖贝塔的上涨,一旦行业景气度差会迅速跌落。
肖瑞瑾认为,科技创新领域广义上可分为四个方向:一是狭义的信息技术创新,如半导体、云计算行业;二是能源创新,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三是消费创新,如线上消费等新的消费场景;四是工业创新,如智能工厂、无人工厂。
围绕着这四个方向,肖瑞瑾表示,信息技术创新和能源创新是目前市场最为追捧的两个方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机会存在于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相关的创新方向。在取代人力的创新领域,如SAAS概念、云计算等方面存在投资机会,此外,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无人工厂、自动化设备相关的领域也将快速增长,可寻找细分领域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