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云从科技上市申请获得审议通过。云从科技或将成为“AI四小龙”中首家成功上市的公司。据披露,国内另一人工智能龙头公司商汤科技也拟冲击A+H股两地上市。据统计,到2020年底已有22家AI相关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人工智能行业公司在资本市场不断得到充分重视,尤其是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为科技企业营造了非常好的融资环境。”中金公司科技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彭虎在中金公司举办的人工智能主题媒体会上分享说。在他看来,中国AI芯片设计产业正迎来定制化的新方向,而碳中和将成为人工智能发挥效用的又一个重要应用前景。
中金公司科技硬件行业分析师陈昊则对智能汽车产业做了深入分析,在他看来,未来智能汽车领域TOP5或TOP10公司中或超过一半会是中国公司。目前汽车智能化过程中架构发生了全面变革,中央处理芯片成为最具话语权的环节,预埋高级别智能驾驶硬件的技术路线,为后期OTA升级迭代留下了基础。而这正是互联网龙头的强项所在,也因此互联网企业得以入局。
据统计,到2020年底已有22家AI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基金超过20只,管理规模总额超过了100亿,是基金数量与规模都比较多的科技细分领域。而德勤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投资总额已超过1700亿,同比增长超过70%,一级、二级市场的联动为AI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助力。
“人工智能最关键的四个维度分别为算力(半导体)、算法、数据和终端需求(场景),美国起步较早,部分技术仍处于领先地位。”彭虎表示。但同时他强调国内公司在AI芯片设计方面进步飞快,大量资本和人才投入促进了产品技术的迭代,正快速追赶海外领先公司。
此外,他还补充道,芯片设计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未来AI芯片或将不再只强调单一芯片的算力,而是根据具体场景判断需求,要求AI芯片达到不同的效果。“举例来说,在耳机中内置的语音识别芯片就要求更低的功耗,以此延长续航能力,未来在智能家电中内置的AI芯片只需要很小内存就可以完整运行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相反,在气象预测等应用领域的AI芯片会更倾向于要求单位时间内的超强算力,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计算集群来共同工作以提升算力水平。”
陈昊对算法与数据方面的差距也持乐观态度,他指出,AI技术所依赖的算法很多都是公开的,AI产品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数据的贡献,掌握最大数据量的中国公司因此也就具备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彭虎强调,“AI+”创新应用正加速在传统行业落地,并与城市、制造业、汽车、电力等典型场景融合,在多个行业的不同环节展开减排增效、提质降耗的有益尝试,未来,碳中和将成为人工智能发挥效用的又一个重要应用前景。
他举例说,杭州的智慧交通项目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AI助力智慧城市落地实例。它成功地做到了依托“城市大脑”来优化交通运行,结合气象、公交等环节海量数据,预测城市车辆及行人流量,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经过AI调节,杭州的城市拥堵排名从2015年的全国前三下降至2020年的第48位,信号灯自动配时路段的平均道路通行速度提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