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领域变革不断,技术迭代频繁,新产品的诞生、新服务的推出、新商业模式的出现、新企业家的崛起,都对基金经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科技创新领域研究相对复杂,肖瑞瑾在关注研究科技创新领域变革创新之外,也借鉴其他行业的研究方法。例如,通过跨行业学习,借鉴了消费与医药行业的研究框架,考察产品的可触达市场空间、企业的竞争力、用户黏性和护城河,解决了对一些科技消费品公司的估值定价问题。
肖瑞瑾表示,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锂电及相关产业链的交易额已占到市场交易额的50%,目前,很多消费或医药领域的基金经理也在快速学习科技行业的知识,这都是市场向科技成长风格转型的信号。
“目前的市场风格已经从蓝筹白马切换到科技成长,下半年市场仍会向科创领域转型,这与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方向是一致的,科技创新也将是未来几年市场的主线。”肖瑞瑾说,面对市场风格的切换,投资者要调整研究与投资的重点方向。
作为深耕科技赛道的基金经理,肖瑾瑞强调,要关注科创板市场的投资机会。他说,创业板在上市两年后,进入长达两年的牛市行情。经过两年的时间,创业板上市公司逐步被投资者接受、认同,价值被发现。科创板也很有可能复制创业板的走势。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目前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超过300家。以创业板的发展趋势来看,科创板有望迎来牛市行情。
之所以看好科创板市场的投资,肖瑞瑾还列出了两点原因:第一,在科创板上市的行业集中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都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领域;第二,科创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学历“含博率”是主板的三倍,平均年龄比主板公司高管的平均年龄年轻近10岁,企业年轻有活力,未来发展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