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科创板迎来了开市一周年。从2018年11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传出,到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科创板在划出自身轨迹的同时,也推动A股市场迎来了历史意义上的新阶段。
截至7月21日收盘,科创板已上市企业133家,总市值达2.79万亿元。那么,科创板在一周年大考之际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开市一年以来,科创板明显的“赚钱效应”还在持续。
记者从公开信息了解到,截至目前,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已超520万户,相较133家上市企业的发行时总市值,科创板7月21日收盘后总市值涨了约1.71万亿,科创板投资者人均赚高达32.88万元。
科创板企业上市首日涨幅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7月,“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登陆科创板,开盘即涨超过600%,盘中一度暴涨1002%至399元,打破了科创板的首日最高涨幅记录,投资者中一签最高可赚18.14万元;天智航盘中涨超800%,东方生物则以587%的收盘涨幅排名第三。截至7月21日收盘,已上市的133家科创板企业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62.97%。
在上市的企业中,仅建龙微纳一家首日破发,其他个股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涨。据记者粗略计算,中签的投资者上市首日打新平均可赚2.27万元。
另一边,为科创板企业上市“保驾护航”的保荐机构也通过网下打新获得了数额不等的投资收益。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科创板开市一年以来,中金公司、天风证券、华林证券、东吴证券等多家券商跟投总资金约76.65亿元,且主要通过另类投资子公司来参与。按照7月21日收盘价来计算,近一年券商跟投科创板最新浮盈共计约140亿元。
其中,上市首日浮盈最高的为中金公司(39.5亿元),其次为海通证券旗下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浮盈金额为26.13亿元。
此外,7月22日,因部分锁定一年期的首发限售股、战略配售股开市上市流通,科创板迎来一次大规模的“解禁潮”。此次解禁总规模将达31.47亿股,25只个股解禁后均将带来超额收益。对比公司的发行价来看,安集科技将解禁1767.82万股,最高解禁收益率或超800%,其次为中微公司(624.16%)、心脉医疗(542.35%)、洁特生物(448.21%)。
同时,一众科创企业的整体市盈率呈现出较高的特点。
因科创板推行注册制,采取市场化定价打破了此前A股23倍市盈率的“隐形限制”。公开数据显示,已上市的科创板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61.7倍,其中最高市盈率“花落”微芯生物,彼时发行市盈率高达467.51倍。截至2020年7月21日,科创板平均动态市盈率达到131.87倍(剔除异常值)。其中,微芯生物和孚能股份的动态市盈率超过千倍。
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汇集了133家企业。这些公司看似平淡无奇,但实际上,不少都是国内所处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
例如,澜起科技在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市占率排名前三;长阳科技为反射膜细分领域龙头,反射膜市占率全球第一;乐鑫科技系国内物联网MCU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佰楚电子主要提供以激光切割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各类自动化产品,在国内中低功率激光切割运动控制系统领域市占率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