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
A股崛起大湾区板块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9市,共11座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也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占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从各城市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分化明显。深圳拥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达285家;其次为广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东莞分别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
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9.88万亿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8.96万亿元,两市市值合计48.84万亿元。而粤港澳大湾区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约9.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8.79%。
近年来,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以2017年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陆A股,其中89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占比达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占比17%。
在A股之外,湾区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场在全球IPO总数及募资金额均拔得头筹,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头部公司优势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的上市公司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同样不俗。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总数的14.67%,但市值占比却达到了18.79%,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规模,高于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
市场化程度高、知名企业多、头部企业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领先科技行业,下至关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业,均少不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盘数据为参考,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公司共有74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司就有18家,占比达24.3%。其中既有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这类大型金融机构,也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家电行业龙头。
另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快递物流行业的顺丰控股,通信行业的中兴通讯等公司市值均超过1000亿元;甚至在看似普通的调味品行业,大湾区也诞生了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龙头企业海天味业。
除去A股上市公司,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不少在其他资本市场上市的知名公司。如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就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大湾区企业,最新市值超过3万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