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经历了2018年票房突破600亿的喜悦没多久,电影业就遭遇了2019年第一场打击。
新年伊始,电影产业第一个热门档期元旦档票房暴跌近两成,甚至爆出个别影片票房被质疑造假,这些似乎预示着今年的电影业会比较艰难。近日,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1日24时,元旦档电影3天票房总收入为9.9亿元,与去年同期12.7亿元票房相比下降22%。不仅如此,元旦档热门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元旦当天票房上演“过山车”,从首日的2.6亿暴跌至1100万,暴跌超九成,创下次日票房暴跌新纪录。
如此开局,加重了业内对于2019年电影产业的担忧。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第一财经表示,预计2019年票房会与2018年相当,去年票房增长背后是高口碑电影增加,然而电影业压力仍在,中国电影要持续增加,需要继续提高电影质量,这样才会有前途。
票房新高:增速下滑现隐忧
2018年最后两天,终于实现了很多电影人期盼许久的电影票房新纪录。
2018年12月31日晚,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影保持多年来的增长态势,全年生产故事影片902部,全国票房首破600亿元,达609亿元,同比增长9.06%,实现票房新高。600亿曾是中国众多电影人期待的数字,因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北美票房多年来也一直维持在100亿美元,按照此前的汇率,600亿意味着与北美票房相当,然而随着汇率的变化以及北美票房增速上升,目前看中国电影票房跟北美市场还是有一段差距。
对于票房破600亿,业内是欣喜的。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向第一财经表示:“2018年的电影票房刷新了中国影史年度总票房的新纪录,背后是中国电影持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进入600亿新纪元。据相关统计,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国产影片竞争力加强,市场主体地位更加巩固,看电影也日渐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艺恩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付亚龙向第一财经表示,2018年电影票房破600亿印证了中国电影庞大市场发展的继续释放,增速尽管没有像前几年突飞猛进,但依然是个可喜的数字。
600亿数字虽然好看,但背后却藏着隐忧——票房的增速正在不断下滑,业内担忧中国电影票房恐陷入北美的滞涨困境。猫眼研究院认为,国内票房破600亿大关,但增速为近三年首次低于10%,降温信号明显。
陈少峰向第一财经表示,预计2019年票房会与2018年相当,2018年票房增长背后是高口碑电影增加,中国电影要持续增加,需提高电影质量才会有前途。
2018年有《红海行动》这样的优秀主旋律电影,也有《唐人街探案2》这样的高票房喜剧电影,更有《我不是药神》这样的高口碑现实题材电影,足见国产电影质量在提升,票房占比已经稳超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