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科创板激发创投机构热情 投资机构大步迈向科创板风口
2018-12-5 10:09:04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科创板的即将到来让创投机构感到兴奋。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科创板整体推进节奏迅速,明年上半年有大概率各种细节会密集出台。当下创投机构除了积极参与前期的拟上市企业推荐之外,也在积极进行业务方向的调整,开始或准备对一些可能存在挂牌机会的企业在财务、战略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与辅导的力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硬核科技实力的企业确定性最大,我们可能会在标准清晰之后,对于部分有条件被投的企业战略进行适当调整,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等投入。”一家中型PE的合伙人王旭(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支持企业登陆科创板将是他们投后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对于创投界而言,科创板释放积极市场信号,退出渠道极大丰富,风险投资理念有望进一步普及。此外,科创板有望极大带动市场资金向新兴高科技产业初创公司的流动,国内一级市场的吸引力有望逐步增强。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科创板的推出,可以看作是中国股权投资史上划时代的时刻。”王旭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很流行的9个字可以很好解释股权投资行业,即“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股权创投的门很窄很难进,投资是漫长的过程,要走很远的路。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看得到未来盈利的“微光”最为重要,科创板的推出将让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光更亮,更多的创投机构会看得到方向。

中国创投市场体量惊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国内私募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超过1.5万家。市场活跃度增加的同时,机构间竞争加剧。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活跃在中国内地的早期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量总计超9.2万亿元,按规模来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股权投资市场。

不过,从今年的行业形势来看,国内创投行业正在面临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性低谷。创投机构募资规模急剧下降,“资产荒”同步降临。在优秀企业的估值居高不下的同时,退出渠道也变得愈发狭窄,行业进入整体瓶颈期。

清科私募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额约5800亿元,同比下降57.17%,不及2016年全年总额的一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基金退出1363笔,不到2016年全年的四分之一。考虑到前几年频繁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合并事件,整体退出收益相对下滑更加严重。

“创投行业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科创板这一国家最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弥足珍贵。”王旭表示,从最直接的层面而言,科创板将成为国内优秀企业的一个重要退出渠道,极大增加创投机构的信心。从更深远的角度而言,科创板如果真正被打造成“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创投环境,“募、投、管、退”等环节都将迎来重大变革。科创板有望带动全社会资金向新兴高科技产业初创公司的流动,随着退出渠道逐步丰富,国内一级市场对于各类资金的吸引力有望持续大幅增强。

退出机制大变革

从本质上来看,股权创投机构无论是募资、投资还是投后管理,核心都是为了退出服务。而科创板的推出,将为创投机构的退出带来变革式的机会。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将成为一个新的退出渠道。原先只能选择到海外上市的科技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在国内市场IPO。注册制的推出,将使得上市企业的数量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活跃的科创板市场会为一级市场带来更多的并购机会。此外,科创板企业的价格能够很快传导到一级市场,从而指导一级市场的估值和定价。

相关内容:
暂别前一日全线反弹,昨日两市震荡有所加剧,板块方面涨跌互现,而此前跌幅较深的钢铁板块...
2018-12-5 10:05:21
4日,机械板块(中信一级)上涨0.79%,板块内冀东装备、新日恒力、海默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
2018-12-5 10:03:29
周二A股震荡盘升,上证综指收扬0.42%至2665.96点,其余股指涨幅相差不大。不过,各类指数...
2018-12-5 10:00:53
经过周一的大涨之后,周二A股市场表现比较温和,大部分交易时间内,指数都是窄幅震荡,直到...
2018-12-5 9:48:56
此前连续45个月正增长的股票质押,终于在11月迎来首次环比下降。记者统计发现,参照中证...
2018-12-5 9:46:49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