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当前绝对焦点——科创板,正以超预期的速度迅疾推进。
近日,上交所召集会员理事、监事召开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征求市场意见。与会的11家会员主要负责人围绕科创板发行上市标准、发行承销方案、交易制度、持续监管,以及注册制试点实施方案等议题逐一讨论。据悉,上交所已完成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草案。
记者从接近上交所人士处获悉,2019年1月份大概率会发布科创板实施办法和细则。2019年6月之前会启动科创板的工作,而最快或在2019年3-4月份就能接受有关企业的申报材料。
上市标准:考虑市值、收入及特定行业指标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在科创板上市呢?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科创板的定位是面向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
“在产业政策方面,科创板企业应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行业。科创板会明确负面清单,对于去产能的行业以及高污染危害环境的行业明确禁入,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房地产业等也不会接纳。”一位接近上交所的人士表示。
科技型创新企业必须拥有核心技术,拥有领先的科学技术,而现有的一些商业模式并不适合科创板。
“首先一些模式创新类企业科创板不欢迎,因为商业模式成立与否尚不可知,上市风险很大。第二,一些只是应用了时髦技术的创业企业,比如无人机送外卖也不适合科创板。第三,对于有些领域噱头成分过大的技术,比如区块链等,技术本身尚未成型,也不适合科创板。”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科创板需要的企业是细分行业龙头,是在国内当前制度框架内难以上市的‘隐形冠军’。”上述接近上交所人士表示,对于如何判断申请企业是否为科创企业,后续会要求券商在申报时明确陈述理由。
业内人士分析,科创板上市标准或将参考成熟市场的上市条件,综合考虑市值、收入以及特定行业的指标,比如创新药企业的临床进程。
“科创板面向的是在当前制度框架内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对标纳斯达克和联交所。科创板上市标准将参考这些成熟市场的上市条件。”接近上交所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上述接近上交所人士表示,未来的上市标准还未最后确定,但大致的制度设计方向基本成型。
“可以不要求企业盈利,但需具备一定的收入规模,市值也要有一定的体量。科创板上市企业应该是在PE投资阶段的,而不应是天使轮以及VC轮投资阶段的企业。”接近上交所人士表示。
“对于互联网和医药企业大概率不会设盈利指标,否则推出科创板和注册制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面证监会应该会参考港交所。”一家南方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今年4月份,港交所开始实行改革后的上市规则。其中,主要变革之一就是允许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一方式或也将出现在科创板中。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无收入的创新药企业也会被科创板接纳,可作为特殊行业设立特殊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是临床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