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青海、山西等多个省份都提出,明年上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下称“城居保”)个人缴费标准。
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个人每年缴费标准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共12个档次。今年,中央将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88元。
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缴费水平和给付水平远高于此。目前北京的缴费水平全国最高:北京每年最低缴费1000元,最高9000元,基础养老金今年上调至每月710元。上海的基础养老金全国最高,今年上调至每月930元。
而最近这一轮上调多为中西部、东北等缴费水平较低的地区,且配套提高补贴水平。
“原来多为沿海发达地区省份提高缴费水平,今年财力相对较低的地方确定大幅提高缴费水平,这将是一个趋势。”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记者分析,缴费标准提高,将推高待遇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外,地方还将开展基金委托投资。记者了解到,人社部、财政部已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的通知》,云南、陕西等地已启动资金归集工作。
中西部省份密集上调
今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21号文”),提出建立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档次标准、缴费补贴调整机制,明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基础养老金方面,今年全国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已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至88元。
据人社部统计,在此基础上,全国已有31个省级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在中央规定的最低标准基础上提高了基础养老金。2018年6月,全国城居保月人均养老金约为131元。
与此同时,地方正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并通过提高高缴费档次的补贴来鼓励多缴多得。
董登新向记者介绍,可按照缴费水平和给付水平,将各地划分为三个层次。比如作为高缴费、高给付地区的上海今年就调整了个人缴费标准,从12档降为10档,缴费上限增加到5300元。
另外,低缴费、中等给付的省份中,青海、新疆、福建、安徽等地都已确定上调。
安徽今年就将城居保原来设定的100元最低缴费档次统一调整为200元。据人社部11月消息,安徽人均缴费超过262元,比去年提高60%。
青海则从明年1月1日起,最低缴费标准将由每年100元提高至200元,同时增设4个较高档次标准。调整后,该省相关缴费将分为每年200元至4000元不等的15个档次。山东提出,最低缴费档次标准每5年调整1次。
而低缴费、低给付的广西、山西、陕西、吉林、江西等地也确定上调缴费标准。
在11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人社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贺德孝表示,山西省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城居保的个人缴费档次从原来的每人每年100元到2000元12个档次,调整为200元-5000元10个档次;个人缴费政府补贴标准从30元-80元,调整为35元-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