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逆回购通常期限较短,持续地暂停也让未来到期的逆回购资金更少。Wind数据显示,目前至年底已不再有逆回购到期,只有1200亿国库现金定存和4735亿MLF到期。“逆回购资金都是7天、14天,20多天不投放后,自然也没什么资金到期了。”前述交易员称。
明明认为,央行此轮“加强版”的缩短放长操作仍将持续,但熨平短端利率波动也意味着资金利率存在底部,长端利率则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融资需求降低的约束下难有上行的空间。
未来降准可期
“降准既有空间,也有必要。”温彬认为。
一方面降准可以弥补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当前外汇占款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长;另一方面降准可以与MLF置换,用长期资金替换短期有成本资金,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可以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操作时点可能是今年底或明年初。
虽然年内央行已四度降准,但准备金率仍存在较大下调空间。以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为例,自2011年以来,准备金率从21.5%的高位降至目前的14.5%,不过仍旧大幅高于6%的低点。在1999年至2003年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存款准备金率为6%。
“降准存在可能,因为政策目标是营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加上国际收支与过去趋势不同,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格局也与过去相反。在此情况下,未来准备金率有逐步下调的可能。”连平称。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未来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性不大,因为对人民币汇率会产生较大影响,如果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中美之间的利差可能更小。当前,避免人民币出现进一步贬值是十分重要的政策目标。
Wind数据显示,中美一年期国债利差已出现倒挂。11月23日,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年)为2.51%,美国国债收益率(1年)为2.67%;同时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也已收窄至34个BP。
“12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能不会跟随美联储调整,应该仍是基于中国经济自身运行状况考虑,还会保持平稳。政策操作利率将保持不变。”温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