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改革迎来了新一轮提速。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入选企业名单近日正式敲定,224家央企子公司、181家地方国有企业入选。《投资快报》记者梳理出过去一周时间,已先后有41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入选“双百行动”名单。在公布入围情况后,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成为市场少有的亮点之一。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敲定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名单,224家央企子公司、181家地方国有企业入选。国资委要求,入选企业于9月底之前上报各自综合改革方案,试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混改、员工持股等。
今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双百行动”,选取100家中央企业子企业和100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改革将在以往混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围,如在同一家企业同步推进职业经理人试点、董事会职权试点等。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是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新部署新要求,着力解决改革深层次问题,而在全国层面组织开展的一次高层次、大规模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在中央和地方各选取百余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用三年(2018-2020年)时间,开展综合性改革攻坚行动,着力在股权多元化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从而形成新时期国企改革的鲜明特点和实践路径。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此前表示,“双百行动”就是要在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更大的层面上推进,使改革举措更快见到实效,在2018年向前更进一步推进。要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通过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治理结构能够更加符合有效制衡的要求,使得经济实体能够具有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
三类公司入围“双百行动”名单
据了解,“双百企业”遴选标准有三条。
一是有较强代表性。推荐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资产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原则上应当是利润中心,而非成本费用中心。
二是有较大发展潜力。推荐企业可以是深化改革与经营发展形势较好的核心骨干企业,可以是面临激烈竞争、亟须通过改革提高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可以是暂时处于困难阶段,但有计划、有信心通过改革实现脱困发展的企业。
三是有较强改革意愿。推荐企业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部门能充分理解掌握国企改革精神,能敢为人先、勇于探索、攻坚克难,能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纳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的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上市公司,试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混改,员工持股等;二是此前做得比较好的试点企业,比如“十项改革试点”等。从此前的单项试点转向“一企一策”制定综合改革试点;三是经营困难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试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摆脱困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入围企业的筛选上,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表示,“治理结构好,业绩突出,主业突出”,且在十项改革中有先进经验值得推广的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则认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央企,更适合进入“双百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