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从严监管坚持不懈,市场运行呈现出一些新亮点、新特征。
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
来自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为实体企业持续提供融资支持。前6个月,全市场共有62家企业IPO,融资金额922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4623亿元,并购重组金额11453.59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融资357.92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额1.9万亿元。
上市及挂牌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目前,上市公司及挂牌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业绩持续改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归母净利润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0%;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资回暖,投资增速从2017年的30.9%提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5.0%,创2016年以来的新高。
上市及挂牌新经济企业形成梯队发展格局。截至7月15日,深市93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合计1078亿元,同比增长15.99%。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别预计增长37.69%、31.7%和23.54%,反映出新经济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认真落实对外开放举措,以开放提高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放宽证券期货业务外资准入。4月28日,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逐步放开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现已开始受理第一批外资券商提交的增加持股比例申请材料。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6月1日,A股正式纳入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体现了国际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上市公司质量和监管水平的认可,我国股票市场迎来更广泛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参与。沪深港通的每日额度分别扩大了4倍。年初至7月19日,沪股通累计净流入资金972.35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资金767.82亿元。另据了解,证监会正在加紧工作,争取年底前推出“沪伦通”首款产品,迈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与最悠久的国际成熟市场对接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3月26日,经过多年筹备,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交易和持仓规模稳步增长,境外投资者参与度稳步提升,日交易量已突破10万手,持仓量稳定在1.5万手以上,功能发挥初步显现。5月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开启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这是我国首次将已上市期货品种对外开放,为期货市场现有品种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多的期货品种国际化正在扎实推进中。
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A股震荡调整。近期股票质押贷款触及平仓线的市值有所增加,市场比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