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全球家电产业,正如一场新势力取代旧势力的战争。
传统的家电强国和强企逐渐没落,百年日系难掩颓势,连夏普和东芝也难逃被收购的命运,欧美系影响力日渐式微,新兴的韩系品牌依然坚挺,而以TCL、海信、创维为首的中国品牌,则呈现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
不可否认,在全球家电制造领域,中国厂商已经成为舞台中央的主角。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制造的又一场胜利。
然而,处在变革时代当中的主角,如今却面临着深层次的薄利危机与中年危机。过去30年,国内的家电厂商缔造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电器时代,但当劳动力优势和市场红利吃尽,互联网带来的变革风起云涌时,如何针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和社会变革重构企业经营模式,成为家电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维度。
作为行业领军人物,TCL董事长李东生对这变局显得有些担忧。日前,李东生出现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榜单发布会上,“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李东生坦言,在后来的演讲中,他如此解释这一论断:一方面,全球经济低迷、复苏缓慢;中国经济调速换挡,中国企业急需迈向中高端;另一方面,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智能技术正在给所有企业带来深刻影响。
“中国企业必须继续有赖于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大力创新。但是,创新本身需要重新做顶层设计和升级战略。”李东生说道。
辉煌近30年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一场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一方面,市场促使企业从产品上创新升级,而另一方面,创新往往意味着投入和冒险,创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需要多年的积淀布局和本钱。从这一意义上来看,TCL的变革和转型是中国传统制造企业的一个样本。
465亿元落子11代线
TCL一直致力于将创新的方向与国家的战略保持一致。
9月12日,TCL集团(3.42 停牌,买入)发布公告称,拟与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电视面板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之一,深圳市政府对11代线的支持力度从出资金额上可见一斑。
根据协议,G11项目总投资465亿元,其中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出资114亿元,深圳市政府出资80亿元,G11项目其他股东出资86亿元,银行贷款185亿元,项目预计2019年7月正式达到量产。
据了解,11代线是目前全球世代最高、单体投资额最大的液晶面板项目。11代线有助于完善65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与OLED面板领域的布局,还可以应用印刷式OLED显示技术,进行OLED显示屏的生产,以便在未来的显示技术升级中夺得先机。
“TCL大手笔投资11代线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面板需要依赖进口,而面板购买成本居高不下,TCL欲趁机占领面板领域高地,摆脱之前的被动地位。”中投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员贺在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星、友达、京东方都曾提出过建设11代线的规划,但最后都未真正落地。在贺在华看来,上马高代线同时存在风险,对融资能力要求较高,资金压力较大,同时,面板技术更新较快,高代线的技术更新易出现滞缓。